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粱菽的意思、粱菽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粱菽的解释

米与豆。 三国 魏 嵇康 《难自然好学论》:“是以贪生之禽,食园池之粱菽。”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粱菽”是汉语中表示粮食作物的文言词汇,属于并列式合成词,由“粱”和“菽”两个单字组合而成,具体释义如下:

一、分释单字

  1. “粱”在《汉语大词典》中指代两种主要谷物:一为粟(小米)的优良品种,其米粒饱满、口感细腻,常被用作主食;二为高粱,属于禾本科植物,籽实可酿酒或制粉。例如《说文解字》释为“米名也”,强调其作为精米的属性。

  2. “菽”在《尔雅》中被定义为豆类作物的总称,包括大豆、小豆等,《诗经·小雅》中有“菽稷薿薿”的记载,体现其作为古代重要农作物的地位。《礼记·檀弓》亦将“菽”与“水”并列为基本生存物资。

二、合释词义

“粱菽”合用泛指主要粮食作物,尤指谷物与豆类,常见于古籍中描述民生或农事的语境。例如《汉书·食货志》提到“种粱菽以足食”,强调其作为基础农产品的经济价值。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出现于历史文献或学术研究中。

三、古典文献用例

《吕氏春秋·审时》篇分析“得时之菽”与“失时之粱”的种植效果,体现古人对不同作物生长规律的观察;《齐民要术》则详细记载了“粱”“菽”的栽培技术,佐证其农学意义。

参考来源:

《汉语大词典》《说文解字》《尔雅》《诗经》《礼记》《汉书·食货志》《吕氏春秋》《齐民要术》。

网络扩展解释

“粱菽”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结合搜索结果可作以下解析:

一、字词释义

  1. 单字分解:

    • 粱:狭义指高粱(旱地作物,可酿酒或食用);广义可泛指优质谷物(如粟米)。
    • 菽:豆类总称,如黄豆、绿豆等。
  2. 整体含义:

    • 原指谷物与豆类,常见于农耕文化相关的文献中。例如三国嵇康《难自然好学论》提到“食园池之粱菽”,指代粮食作物。
    • 明代张尔岐《辨志》中用“种粱菽则粱菽矣”比喻志向的选择,引申为基础性事物。

二、文献例证

  1. 诗歌:宋代刘阆风《寿胡运使》中“黍稷稻粱菽禾麻”,描述丰收景象。
  2. 哲学论述:明代徐祯卿《答顾郎中华玉》以“厌粱菽”暗喻世俗欲望,对比“甘苜蓿”的淡泊。

三、演变与用法

四、补充说明

如需更深入的历史语义演变分析,可参考《汉语大词典》等工具书。

别人正在浏览...

挨板子傲霜斗雪白衣会帮丁澄渟触冒祠厘雌牙扮齿淀塞奠飨雕攰诋諆东幸断虵恶钱方方窍窍飞廉分别门户覆坼服用工日官妓豪鹰黄鹤楼灰炮将阳交子洁蠲精察京二胡金桃烂红留阻眇眇糜费默视拏云攫石逆时浓浊槃蓝帡天极地皤皤国老铺眉搧眼侨民琼州曲议散男深严失地失马亡羊十日平原数杂颂祉缩手缩脚桃丹童幼王道者五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