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同忧相救的意思、同忧相救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同忧相救的解释

谓忧患相同者互相救助。 汉 赵晔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子不闻《河上歌》乎?同病相怜,同忧相救。” 明 杨慎 《祭玉垒王舜卿文》:“古语有之:‘同病相怜,同忧相救’,嗟君我之形踪,何斯言之相副!”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同忧相救”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1. 基本释义
指忧患相同的人互相救助,强调因共同困境而产生的互助行为。其核心含义与“同病相怜”相近,但更侧重行动上的支持。

2. 出处与典故
源自汉代赵晔《吴越春秋·阖闾内传》中的《河上歌》:“同病相怜,同忧相救,惊翔之鸟相随而集,濑下之水因复俱流。”。明代杨慎在《祭玉垒王舜卿文》中也曾引用此句,进一步强化其文化意涵。

3. 用法与结构

4. 示例与延伸
虽古籍中未明确列举现代例句,但可灵活运用于描述群体共克时艰的场景,例如:“灾后重建中,村民们同忧相救,展现了深厚的情谊。”

总结
该成语通过“共情”与“行动”的双重关联,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团结互助的价值观。使用时需注意语境适配性,避免强行套用。

网络扩展解释二

《同忧相救》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同忧相救》是一个成语,意为在困难或悲伤的时刻互相帮助和安慰。它强调在面对困难或不幸时互相帮助,彼此共同分担忧愁。

拆分部首和笔画:

《同忧相救》这个成语的拆分部首分别为“口心目手”(口和心为一体),总计15画。

来源和繁体:

《同忧相救》一词最早出现在《论语·弟子规》这本经典著作中。繁体字为「同憂相救」。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同忧相救」的写法常用繁体字「同憂相救」。具体写法如下:

同:「一」上加「口」,另一种写法是「」上加「口」。

憂:「心」下加「周」和左侧「手」。

相:「目」上加「木」。

救:「」上加「手」。

例句:

1. 在她遇到困境时,朋友们都前来帮助她,实现了同忧相救。

2. 工作上的失利让他感到沮丧,但同事们立即前来安慰,展现了同忧相救的精神。

组词:

同仇敌忾、同甘共苦、同舟共济、同心协力。

近义词:

同仇敌忾、同甘共苦。

反义词:

各怀鬼胎、各不相干。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