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搜奇抉怪"是汉语中一个结构严谨的合成词,由"搜奇"与"抉怪"两个动宾短语并列构成。从《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的释义来看,该成语意指刻意搜寻和挑选奇特怪异的事物,常含贬义色彩,形容人追求标新立异而偏离常理的行为特征。
从构词法分析:"搜"为动词,本义指搜索、搜集,《说文解字》释为"求也";"奇"指奇特、不寻常,《玉篇》注为"异也";"抉"本义为挑选,《广雅》解作"择也";"怪"指怪异、反常,《增韵》称"奇也"。四字组合形成语义叠加,强调对非常态事物的刻意追求。
该成语最早见于唐代文学批评领域。据《唐代文学批评术语考释》(中华书局,2003)记载,韩愈在《荆潭唱和诗序》中曾用"搜奇抉怪,雕镂文字"来批评当时文坛追求形式奇险的不良倾向。这种用法延续至宋代,朱熹在《朱子语类》卷一百三十九中亦以"专务搜奇抉怪,不顾义理之当"评价某些学者的治学弊端。
在现代汉语运用中,这个成语主要保留两种用法:一是指文艺创作中过分追求新奇的表现手法,如《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0)所载例句"小说刻意搜奇抉怪,反而失去了生活真实";二是指为人处世中故意标新立异的行为方式,《新华成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3)特别标注其多含"刻意为之,不合常理"的批评意味。
“搜奇抉怪”是一个汉语成语,以下是其详细解释:
指在思考或创作时,刻意追求新奇、独特的观点或方法,尤其强调在文学作品中雕琢文字、求新求异的特点。
提示:若需查看更多例句或历史文献引用,可参考《全唐文》等古籍。
表草鼻孔才地踩麯岔气臣民弛弓地理图凡讷奉户丰柯服化梗概冠凫孤蔽国彜魟科壶飡虎穴龙潭蹇伛绞切结核杆菌劲草京市开幞开心见肠可吸入颗粒物劳勌蜡蚁春厉世摩钝利械力用镂月裁云论敌鹿巷门梱眇劲靡及磨厓木榜木杨城喷粪片善平居穷际崎危祛邪儒服鲨鼓上蒸下报失谬说长话短腾格龆穉兔死狐悲夗专下锅萧蔘小市逍遥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