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科仪的意思、科仪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科仪的解释

犹科式。 唐 薛逢 《社日游开元观》诗:“浪渍法堂餘像设,水存虚殿半科仪。” 宋 苏辙 《景灵宫奏告雅饰圣祖罢散道场朱表》:“既祇荐於科仪,期永安於像设。” 明 郎瑛 《七修类稿·事物六·祭江》:“﹝先君﹞悯溺 江 人,召黄冠立醮坛於 江 阳第一山,作祭 江 科仪。” 清 王韬 《原道》:“天主教中所有瞻礼、科仪、炼狱、懺悔以及禁嫁娶、茹荤,无以异乎緇流衲子。”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科仪”一词在不同语境中有不同含义,但主要作为道教术语使用,以下是详细解释:

一、道教核心含义

  1. 定义
    科仪是道教斋醮法事的统称,指道场活动中遵循的仪式规范与程式。由“科”(程式动作)和“仪”(礼节法式)组合而成,强调仪式的规范性,即“依科阐事”或“照本宣科”。

  2. 内涵
    包括经诰、戒律、礼仪等宗教形式,涵盖道教法事的动作、唱诵、法器使用等环节,如身着道袍、持法器起舞等。常见类型有开坛科仪、荡秽科仪等。

  3. 分类

    • 阳醮:为生者祈福消灾,含请水、发奏、拜表等仪式。
    • 阴醮:为亡者超度,如破狱、施食、放河灯等。
    • 最高规格为“国醮”,用于国家层面的祭祀。

二、其他语境含义

  1. 科学仪器(较少见)
    部分资料提到“科仪”可指科学仪器(“科学”与“仪器”组合),但此用法非主流。

  2. 历史文献中的广义用法
    唐代文献中“科仪”泛指宗教或礼仪程式,如薛逢《社日游开元观》描述的法堂仪式。

三、补充说明

“科仪”主要指道教法事的仪式体系,需结合具体语境理解。如需进一步了解道教法事流程,可参考、5、7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科仪

科仪是一个汉字词,由两个部分组成:科和仪。

部首和笔画

科的部首是禾,总共有9个笔画;仪的部首是亻,总共有5个笔画。

来源

科仪一词最初出现在《说文解字》中,意思是指科学的礼仪。在古代,科学被认为是一种严谨而庄重的学问,因此与礼仪结合在一起来表达对科学的尊重和敬意。

繁体

科仪的繁体写法为「科儀」。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科仪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根据历史文献记载,科的古时候写法为「禾禾」,而仪的古时候写法为「人示」。

例句

1. 研究科仪有助于了解古代的科学和文化发展。

2. 高举科仪的大旗,传承科学精神,推动社会进步。

组词

科学、仪式、科技、仪表、科研。

近义词

科学礼仪、科技文化、学术仪态。

反义词

无礼无仪、无科无学、粗俗狂傲。

别人正在浏览...

闇诵别出手眼伯尔尼参观册页缠夹二先生巉耸陈酒酬宾紬次胆大心雄栋折动员额庆凤鸡攻屠诡讬孤垒踝骨火神谫庸交胫嘉致极当积谷进临畸态九佑开明兽开燠伉特魁畸库若干两端领诺淩压理平盲伥猛火囊装南山律宗女猱怕死佩珂仆隶谦挹侵窃权奸生民涂炭什伍殊恩邃美素卷探险蜩羹土木身险曲骁壶销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