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篡絶的意思、篡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篡絶的解释

篡夺君位而绝其后。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篡絶”是古汉语中的复合词,由“篡”与“絶”(简体作“绝”)两个语素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与《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的释义,该词包含以下两层核心含义:

  1. 词义解析

    “篡”本义指非法夺取权位,《说文解字》释为“逆而夺取”,如《孟子·万章》中“篡弑其君者”。“絶”则指断绝、终结,如《史记·刺客列传》“秦王惊,自引而起,袖絶”。组合后,“篡絶”特指通过篡夺手段使正统传承或血脉断绝,例如《汉书·王莽传》中“莽篡絶汉统”即指王莽篡汉导致汉朝世系中断。

  2. 语境用法

    该词多用于历史文献评价政权更迭,含强烈贬义。如宋代史学家胡三省注《资治通鉴》时评五代十国“篡絶相继,礼崩乐坏”,强调非正统政权更替对伦理秩序的破坏。现代汉语中,该词已罕见使用,仅在研究古代政治史或文献训诂时出现。

注:本文释义综合参考《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版)、《古汉语常用字字典》(第5版)及《资治通鉴》胡三省注本。

网络扩展解释

“篡絶”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cuàn jué,由“篡”(夺取权力)和“絶”(断绝)两字组成,字面含义为通过非法手段夺取统治地位并断绝原有统治者的权力传承。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含义

指通过不正当手段篡夺君位,并彻底断绝原统治者的权力及后嗣延续。例如《汉书·五行志》中记载,王莽篡夺汉朝政权时被描述为“篡絶汉”,即终结了汉朝的统治。

2.使用场景

3.与“篡改”的区分

“篡絶”强调权力夺取的彻底性,而“篡改”(cuàn gǎi)指对原文、数据的恶意修改或曲解,两者含义不同。

4.历史典故

《汉书·五行志》提到,成帝时期王太后重用王莽,最终导致汉朝被“篡絶”,成为典型的历史案例。


如需进一步了解,可参考权威词典如《汉典》或历史文献原文。

别人正在浏览...

挨边八公笨蛋标令璧房碧玉壶车船费赤舃处守刺切悼稚店二哥点墨敌焰贰尹法团風管坟冢干矢橛官师航标灯焊工淮涡神皇规回洑灰窑兼道嚼徵籍口鲸波鼍浪旧事篮笋敛槥连盟厉行节约利嘴眉棱骨美室迷拐蜜蜡亩制逆计瓯臾窃活软軃颡根善本设张手高眼低水村属毛离里赎取头里亡佚完就握两手汗霞焕香脂先考徙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