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瓯臾的意思、瓯臾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瓯臾的解释

瓯与臾。比喻地面洼陷不平之处。《荀子·大略》:“流丸止於甌臾,流言止於知者。” 杨倞 注:“甌、臾,皆瓦器也。 扬子云 《方言》云: 陈 、 魏 、 郑 、 宋 之间,谓罃为臾。甌臾谓地之坳坎如甌臾者也。” 清 梁章鉅 《归田琐记·北东园日记诗》:“流丸自向甌臾止,但笑蚍蜉撼树狂。”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瓯臾是汉语中的复合词,由“瓯”与“臾”两个单字构成。根据《汉语大词典》和《辞源》的释义:

  1. 瓯(ōu):

    • 本义为小盆、杯盏类器皿。《说文解字》释为“小盆也”,例如《荀子·大略》中“流丸止于瓯臾”即指滚动的弹丸在凹陷处停止。
    • 引申为地名,如古代“瓯越”指今浙江南部及福建部分地区。
  2. 臾(yú):

    • 原指古代量词,表示短暂时间,如《礼记·中庸》“从容中道,臾不可离”。
    • 另一含义为“轻贱的土地”,《荀子》杨倞注称“臾,谓污下也”,指低洼不平的地形。
  3. 复合词“瓯臾”:

    • 特指地面凹陷不平的坑洼,如《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中,以“瓯臾”比喻流言传播的阻碍。
    • 清代王先谦《荀子集解》进一步注解:“瓯臾,皆瓦器,以喻地形之坳坎”。

参考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

“瓯臾”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含义

“瓯臾”原指两种瓦器(瓯和臾),后比喻地面低洼不平之处。该词出自《荀子·大略》:“流丸止于瓯臾,流言止于知者”,意为滚动的弹丸遇到低洼处会停下,流言遇到智者则会终止。


二、词源与演变

  1. 器物本义
    根据杨倞注《荀子》,“瓯”和“臾”均为古代瓦器,其中“臾”在陈、魏、郑、宋等地方言中代指“罃”(一种陶制容器)。
  2. 引申为地貌
    因瓦器形状凹陷,古人以“瓯臾”比喻地面坑洼不平的地形,如《方言》中提到的“地之坳坎如瓯臾”。

三、用法与例句

  1. 文学引用
    清代梁章鉅在《归田琐记》中化用:“流丸自向瓯臾止,但笑蚍蜉撼树狂”。
  2. 现代语境
    可用于描述自然或人为形成的地面凹陷,例如:“大雨过后,路面的瓯臾处积满了水”。

四、常见误读

部分资料(如)提到“瓯臾”指古代地名或形容时间短暂,但此说法缺乏权威文献支持,主流释义仍以《荀子》及历代注疏为准。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荀子》原文及汉代扬雄《方言》相关条目。

别人正在浏览...

拜笺薄栌鴘鹰鳖岩痹民冰寒鬓眉不萉苍黄层轩谗唇赤德戴丘带子雕刿东窗消息敦伦杜微慎防饭鬻反则粉绿奋蹄阜繁附益告绝工夫鳏寡孤茕汉皋佩毁替夹打酱物羁谴九仙绝品郡倅困窭连长里衖鳞错力士隆基卖弄风情弥度名家砰鍧平礼浅昧愀然罄困青溪肉用牛沈荡市工事书收录机挑拨通字讬命无漏果协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