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晋 碑。额题为《晋故振威建宁太守爨府君碑》。据碑文,知为 爨宝子 墓碑。 大亨 四年(实为 义熙 元年,即公元405年)立。 清 乾隆 四十三年(1778年)在 云南省 南宁县 (今 曲靖市 )南出土。碑文书体在楷隶之间,可窥见汉字由隶演变为正书的轨迹。 咸丰 时知府 邓尔恒 移置城中 ********* ,并为之撰跋,始著名于世,与《爨龙颜碑》并称。
爨宝子碑是东晋时期的重要碑刻,全称为《晋故振威将军建宁太守爨府君墓碑》,具有历史、书法和文化多重价值。以下是详细解释:
若需进一步了解碑文细节或书法临摹方法,可参考《古代碑帖鉴赏》等专业书籍,或实地探访曲靖爨碑亭。
《爨宝子碑》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炉灶中宝贝的碑石”。这个词语的出处可以追溯到《红楼梦》一书中,是贾母给宝玉的绰号。
爨(cuàn):火部首,共有8个笔画。
宝(bǎo):宀部首,共有9个笔画。
子(zǐ):子部首,共有3个笔画。
碑(bēi):石部首,共有14个笔画。
《爨宝子碑》一词源于清代作家曹雪芹的《红楼梦》,红楼梦是中国古代文学名著之一,曹雪芹以此书描写了上流社会的生活和************。
“爨宝子碑”在繁体中的写法为「爐寶子碑」。
在古代汉字书写中,爨(cuàn)的写法为「灶/爐+基」,表示炉灶的基座;宝(bǎo)的写法为「宀+报」,表示宝贝的报告;子(zǐ)的写法保持不变;碑(bēi)的写法为「石+卑」,表示石碑的卑微。
1. 汤姆在他祖父的藏宝中发现了一块《爨宝子碑》。
2. 这座古老的宫殿上有一个刻有《爨宝子碑》的石碑。
1. 爨灶(cuàn zào):指使用炉灶做饭。
2. 宝玉(bǎo yù):指非常宝贝的玉石,也是《红楼梦》中主要人物贾宝玉的名字。
3. 子孙(zǐ sūn):指后代,子女及其后代。
4. 碑文(bēi wén):指刻在石碑或匾额上的文字,一般用来纪念或传承。
近义词:宝物(bǎo wù),珍宝(zhēn bǎo),宝藏(bǎo cáng)。
反义词:平凡(píng fán),无价值(wú jià zhí)。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