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爨寶子碑的意思、爨寶子碑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爨寶子碑的解釋

東晉 碑。額題為《晉故振威建甯太守爨府君碑》。據碑文,知為 爨寶子 墓碑。 大亨 四年(實為 義熙 元年,即公元405年)立。 清 乾隆 四十三年(1778年)在 雲南省 南甯縣 (今 曲靖市 )南出土。碑文書體在楷隸之間,可窺見漢字由隸演變為正書的軌迹。 鹹豐 時知府 鄧爾恒 移置城中 ********* ,并為之撰跋,始著名于世,與《爨龍顔碑》并稱。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爨寶子碑是東晉時期的重要碑刻,全稱為《晉故振威将軍建甯太守爨府君墓碑》,具有曆史、書法和文化多重價值。以下是詳細解釋:

1.基本信息

2.曆史背景

3.書法藝術價值

4.文化意義

5.其他特點

若需進一步了解碑文細節或書法臨摹方法,可參考《古代碑帖鑒賞》等專業書籍,或實地探訪曲靖爨碑亭。

網絡擴展解釋二

爨寶子碑的意思

《爨寶子碑》是一個漢字詞語,意為“爐竈中寶貝的碑石”。這個詞語的出處可以追溯到《紅樓夢》一書中,是賈母給寶玉的綽號。

拆分部首和筆畫

爨(cuàn):火部首,共有8個筆畫。

寶(bǎo):宀部首,共有9個筆畫。

子(zǐ):子部首,共有3個筆畫。

碑(bēi):石部首,共有14個筆畫。

來源和繁體

《爨寶子碑》一詞源于清代作家曹雪芹的《紅樓夢》,紅樓夢是中國古代文學名著之一,曹雪芹以此書描寫了上流社會的生活和************。

“爨寶子碑”在繁體中的寫法為「爐寶子碑」。

古時候漢字寫法

在古代漢字書寫中,爨(cuàn)的寫法為「竈/爐+基」,表示爐竈的基座;寶(bǎo)的寫法為「宀+報」,表示寶貝的報告;子(zǐ)的寫法保持不變;碑(bēi)的寫法為「石+卑」,表示石碑的卑微。

例句

1. 湯姆在他祖父的藏寶中發現了一塊《爨寶子碑》。

2. 這座古老的宮殿上有一個刻有《爨寶子碑》的石碑。

組詞

1. 爨竈(cuàn zào):指使用爐竈做飯。

2. 寶玉(bǎo yù):指非常寶貝的玉石,也是《紅樓夢》中主要人物賈寶玉的名字。

3. 子孫(zǐ sūn):指後代,子女及其後代。

4. 碑文(bēi wén):指刻在石碑或匾額上的文字,一般用來紀念或傳承。

近義詞和反義詞

近義詞:寶物(bǎo wù),珍寶(zhēn bǎo),寶藏(bǎo cáng)。

反義詞:平凡(píng fán),無價值(wú jià zhí)。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