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白马的意思、白马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白马的解释

(1).白色的马。《左传·定公十年》:“ 公子地 有白马四。公嬖 向魋 。 魋 欲之。” 三国 魏 曹植 《白马篇》:“白马饰金羈,连翩西北驰。” 明 高濂 《玉簪记·闹会》:“分经来白马,洗鉢起黄龙。” 方然 《白色花·报信者》:“我底白马哟!大风来了,别让细砂与你长长的鬃毛蒙住你底眼睛。”

(2).古代用白马为盟誓或祭祀的牺牲。《史记·吕太后本纪》:“ 高帝 刑白马盟曰:‘非 刘氏 而王,天下共击之!’” 汉 赵晔 《吴越春秋·越王无余外传》:“ 禹 乃东巡,登 衡岳 ,血白马以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祝盟》:“騂毛白马,珠盘玉敦,陈辞乎方明之下,祝告於神明者也。”

(3).古代以乘白马表示有凶事。 唐 陈子昂 《祭孙府君文》:“白马故人,青鸟送往。” 唐 李白 《古风》之三一:“白马 华山君 ,相逢 平原里 。”参见“ 白马素车 ”。

(4).见“ 白马氐 ”。

(5).古津渡名。在今 河南省 滑县 北。《战国策·赵策二》:“今 秦 以大王之力,西举 巴蜀 ,併 汉中 ,东收两 周 而西迁九鼎,守 白马 之津。”《韩非子·初见秦》:“决 白马 之口以沃 魏氏 ,是一举而 三晋 亡,从者败也。”

(6).古县名。 春秋 卫国 曹 (一作“漕”) 邑 。故治在今 河南省 滑县 东。《三国志·魏志·武帝纪》:“二月, 绍 ( 袁绍 )遣 郭图 、 淳于琼 、 颜良 攻 东郡 太守 刘延 于 白马 。”

(7).古驿名。 唐 末 朱全忠 杀 裴枢 等三十余人于此,并用 李振 言,沉其尸于 黄河 ,驿由此著名。 清 钮琇 《觚賸·虎丘题诗》:“ 虞山 钱宗伯 ( 钱谦益 )以谴归,有题诗 虎丘 刺之者曰:‘……昔去尚宽沉 白马 ,今来应悔卖 卢龙 。’”参见“ 白马清流 ”。

(8).复姓。见《通志·氏族四》。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白马"在汉语词典中的释义可分为以下四个层次:

一、字面释义 《汉语大词典》将"白马"定义为"白色的马",强调其作为名词的基本属性。这一释义源自《说文解字》对"马"的象形字解:"马,怒也,武也。象马头、髦尾、四足之形",而"白"在甲骨文中作日初出之形,表示颜色属性。

二、文化象征

  1. 礼制象征:《礼记·明堂位》记载"夏后氏骆马黑鬣,殷人白马黑首",将白马作为祭祀仪仗的重要元素。
  2. 祥瑞象征:《宋书·符瑞志》载"白马朱鬣,王者任贤良则见",赋予其太平盛世的祥瑞寓意。

三、哲学概念 公孙龙"白马非马"论见于《公孙龙子·白马论》,通过"马者所以命形也,白者所以命色也"的逻辑辨析,建立中国古代逻辑学的重要命题。

四、现代语义 《现代汉语词典》收录"白马王子"的派生义,借指女性理想中的婚恋对象,该比喻源自欧洲骑士文学中的white knight意象。

网络扩展解释

“白马”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层含义,需结合历史、文化和语境进行解读:

一、基本含义

  1. 白色马匹
    最直观的指代白色毛发的马,常见于古代文献。如《左传·定公十年》记载“公子地有白马四”,此处即指白色马匹。

二、历史文化中的引申义 2.祭祀与盟誓象征
古代用白马作为祭祀或盟誓的牺牲,代表庄重与诚信。如“丹书白马”指帝王用白马血盟誓,赐功臣铁券以示世代承诺。 3.凶事预兆
乘白马在古代被视为凶兆。唐代陈子昂《祭孙府君文》中“白马故人,青鸟送往”,即以白马暗示丧事。 4.地理与姓氏相关

三、成语与典故 5.白马义从
指患难中坚守信义的人,源自“白马”象征纯洁、“义从”表示忠诚跟随的典故。

四、网络用语
现代网络语境中,“白马”偶尔被戏称为“高富帅”(身材高、家境富、相貌帅),但此用法非传统语义。

总结
“白马”的释义需结合具体语境,传统用法多与历史、文化相关,而网络用语属于衍生含义。如需深入考证,可参考《汉语大词典》及《左传》等古籍。

别人正在浏览...

豹颅比较文学鼻子底下测评叉口谗嫉抢抢攘攘成份程颐抽风吹奏单步方徼法祀辅将故此规谏函冒憨生赫连横力后浪催前浪画府环纡讲通金刚老儿当可叹賫恨阑暑聆听灵隐寺犂庭扫穴路长鲁连锚纲闷打孩明察秋毫攮业内书生疲苶让官燃糠赏意山外有山,天外有天身根士孙诗准双节书呆气输尿管瘫软挺带铜筹土歌兔客逶迤文牍主义幄席物怪无穷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