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在锚上的绳索。 黄朝天 《乌江架桥》:“石锚的顶端还系上一条粗锚纲,每个石锚有一两千斤重。”
“锚纲”一词的解释需结合不同来源的释义,主要分为以下两个层面:
指系在锚上的绳索,用于固定船舶或大型设备。例如,黄朝天在《乌江架桥》中提到石锚通过粗锚纲固定,每个石锚重达一两千斤。
部分词典将其视为成语,比喻事物的主要支撑或核心依靠,强调稳定性与关键作用。例如形容某领域权威人物为“锚纲”,指其地位不可或缺。
若需进一步验证,可查阅《汉语大词典》或专业航海术语资料。
《锚纲》是一个汉字词语,意思是指船舶上通过锚绳与锚链相连的环,用于固定船只在水中的位置。
《锚纲》的部首是「金」,由6画组成。
《锚纲》的字形是由两个部分组成的,「金」部表示与金属有关,「纲」部表示绳索。合在一起就代表了用金属制成的绳索。
《锚纲》在繁体中的写法是「鉚綱」。
在古代,汉字《锚纲》的写法可能会有一些变化。例如,「锚」有时会写成「鉚」,而「纲」有时会写成「綱」。
1. 小船下锚时,船长习惯性地系上了一根坚固的锚纲。
2. 海上巨轮因为断了锚纲,被风浪吹得漂向了大海深处。
1. 锚石:指用于固定锚的石头。
2. 锚链:指与锚绳相连接,用于下锚的链条。
下锚、固定、抛锚
解锚、起航、航行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