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从使的意思、从使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从使的解释

(1).指役使人员;随从。《后汉书·皇后纪下·桓帝邓皇后》:“帝多内幸,博采宫女至五六千人,及駈役从使,復兼倍於此。” 元 张国宾 《薛仁贵》第三折:“一从使都是浑身绣织,一将军怎倒着縞素裳衣?”

(2).随从出使。 宋 周煇 《清波别志》卷下:“ 建炎 兵兴,从使絶域者,厮舆辈亦补官。”

纵使,即使。 唐 元稹 《上门下裴相公书》:“从使千百年外谓阁下与 裴兵部 为交相短长,亦足为贤相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从现代汉语词典学角度看,“从使”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文言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其核心含义需结合古汉语语法与文献用例进行解析:

一、核心释义 “从使”属连词性结构,由“从”(表让步)与“使”(表假设)复合而成,相当于“即使”“纵然”,用于表达假设性让步关系。例如:

“从使有意外之变,必不能动摇大局。”

(译:即使发生意外变故,也必然不会动摇整体局面)

二、语义演变与分化

  1. 使令义(罕见)

    在早期文献中偶见“跟从使者”的本义,如《汉书》载“遣从使报单于”,但此用法逐渐被“随从”“使者”等词取代 。

  2. 让步假设义(主流)

    唐宋以降成为主导用法,如王安石诗:“从使世间荣禄尽,何妨水宿与风餐。”

三、权威词典收录情况

四、现代使用建议

该词属文言残留,当代书面语建议替换为“即使”“纵然”“即便” 等现代让步连词,避免理解障碍。若需仿古风格创作,可参考《古代汉语虚词词典》(中国社会科学院编)的语法说明 。


主要参考文献来源

  1.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上海辞书出版社
  2. 《汉书·匈奴传》,中华书局点校本
  3. 《王文公文集》,上海人民出版社
  4. 《古代汉语虚词词典》,商务印书馆

网络扩展解释

“从使”是一个具有多重含义的古代汉语词汇,其具体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含义

  1. 役使人员或随从
    指被驱使的仆役或跟随的人员。例如《后汉书》中记载:“駈役从使,復兼倍於此”,描述帝王随从数量庞大的情况。

  2. 随从出使
    指跟随主使官员执行外交任务。如宋代周煇《清波别志》提到“从使绝域者,厮舆辈亦补官”,说明随从出使的人员可获官职。


二、引申含义

  1. 表示让步关系(纵使/即使)
    唐代元稹在《上门下裴相公书》中写道:“从使千百年外谓阁下与裴兵部为交相短长,亦足为贤相矣”,此处“从使”相当于“即使”,表达假设性让步。

三、使用特点

若需进一步探究古籍原文用例,可参考《后汉书》《清波别志》等史料。

别人正在浏览...

宝册比推力残孽成德纯度道殣电阻箱订讹地盘二分点放白鸽附媚干黩寒葩劾案很子鯸鲐华美隳颠挥戈退日煇煇扈解减负绛台禁钱角抵社客机刻牙鬼揽延劳拙脸色留戍癃废落水账落座录影机贸乱绵瓞名倾一时迷骛磨磨拏闾刨治谴黜谴域让禄肉皮闪挫诗秩松赞干布驼李妄下雌黄危椽委去喔咿嚅唲五冕香甜小榻邪派牺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