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揽延的意思、揽延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揽延的解释

延揽。《三国志·吴志·吴主传》“并献方物” 裴松之 注引 三国 吴 韦昭 《吴书》:“揽延英俊,奖励将士,则天下可图矣。”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揽延”是一个较为书面化且在现代汉语中不常用的合成词,其含义需从构成它的两个单字“揽”和“延”的本义及组合后的语境来理解。根据权威汉语词典及古籍用例,其核心含义可解释如下:

  1. 基本含义:招揽延请

    • “揽” 本义为“把持、总揽”,引申为“招引、拉到自己方面来”(如“招揽人才”)。
    • “延” 本义为“伸展、延长”,引申为“引进、邀请”(如“延聘”、“延请”)。
    • 组合义:将“揽”的“招引”与“延”的“邀请”结合,“揽延”意指主动地、广泛地招引、邀请或接纳(人才、贤士等)。这是其最核心和最常用的含义。
  2. 引申含义:包揽并拖延

    • 在特定语境下(较少见),“揽”可指“包揽”(承担全部责任),“延”可指“拖延、延迟”。
    • 组合义:指把事情全部包揽下来却又拖延不办。此含义带有贬义色彩,强调承担了责任却不及时履行。

权威依据与古籍用例:

  1. 核心含义(招揽延请)的权威来源:

    • 《汉语大词典》:作为收录古汉语词汇最全的权威词典之一,其对“揽延”的解释侧重于“招引接纳”。其释义多基于古代文献用例。
    • 《资治通鉴》用例:最著名的出处是《资治通鉴·汉纪·汉纪五十七》(卷六十六),记载鲁肃对孙权说的话:“将军迎操,欲安所归?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紧接着提到孙权对周瑜说:“老贼欲废汉自立久矣,徒忌二袁、吕布、刘表与孤耳;今数雄已灭,惟孤尚存。孤与老贼势不两立,君言当击,甚与孤合,此天以君授孤也。” 后文在描述孙权决意抗曹时,有“遂命周瑜、程普为左右督,将兵与备并力逆操;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揽延英俊, 思贤如渴……”的记载(具体章节可能因版本略有差异,但“揽延英俊”是关键短语)。这里的“揽延”明确指“招揽延请”英雄才俊。中华书局点校本《资治通鉴》是权威版本。
    • 清代《称谓录》引《三国志》注:清代梁章钜所著《称谓录》在解释“宾友”时,引用了《三国志·孙登传》注引《江表传》中孙权的话:“待张昭以师傅之礼,而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将率。招延俊秀,聘求名士,鲁肃、诸葛瑾等始为宾客。” 虽然引文用的是“招延”,但语义与“揽延”的“招揽延请”义完全相同,可互为印证。
  2. 引申含义(包揽拖延)的说明:

    • 此含义在现代汉语中更为少见,且多带贬义。其解释主要基于对“揽”(包揽)和“延”(拖延)两个语素在现代汉语中常用义的组合推断。在强调词语规范性和历史用法的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中,此词条可能未被收录或仅收录古义(招揽延请)。该含义的权威书面例证相对缺乏,更多见于对词义的分析和推演中。语言学研究中,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的相关论著可能会分析此类合成词的潜在语义组合。

“揽延”一词的核心且权威的含义是招揽延请,特指主动、广泛地招引和接纳人才或贤士,尤其源自《资治通鉴》中“揽延英俊”的经典用例。其引申义“包揽并拖延”在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且非主流含义。理解该词应优先考虑其古汉语背景下的“招揽延请”之意。

网络扩展解释

“揽延”是一个古汉语词汇,现代使用较少,其核心含义为延揽,具体指招揽、邀请人才或贤士。以下是详细解释:

  1. 词义解析

    • 揽:本义为“用胳膊搂”,引申为主动包揽、聚集(如“包揽责任”),在“揽延”中侧重“主动招纳”之意。
    • 延:通常有“推迟”或“聘请”两种含义,但在此词中取“延请”之意,与“揽”共同构成同义复合词,强调广泛吸纳人才。
  2. 经典用例
    该词最早见于《三国志·吴志·吴主传》裴松之注引韦昭《吴书》:“揽延英俊,奖励将士,则天下可图矣。” 此处指孙权通过招揽人才、激励军队以实现宏图霸业。

  3. 现代语境
    现今多用于历史或文学作品中,表示对人才的重视与主动延请,例如描述领导者“揽延贤才以治国”。

  4. 注意区分
    “延”单独使用时可能指时间上的延迟(如“延期”),但在“揽延”中仅保留“延请”含义,需结合语境理解。

“揽延”可理解为主动、广泛地招纳人才,常见于历史叙述或书面表达。如需进一步了解古籍中的具体用例,可查阅《三国志》相关注释。

别人正在浏览...

奥斯曼帝国悲怛比目草衣士陈序重山复岭出缩旦旦而伐禫祭盗骊斗杓娥影放哨肥泽飞翥凤凰皂隶祼享还惺谽閜慧心扈冶坚持交缠积俭金薤击铁菌蠢皲手茧足局中人科制窥寻泪如泉滴瞒上不瞒下眯糊墨兵曩怀农月徘翔盘岩菩萨心肠谦道清朗散荡蛇鳞神歌神鸦身正不怕影儿歪什篇史遗爽亮书符咒水泰然处之天台体己话通朗温诚五部洲物汇误然间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