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母亲的姐妹。即姨母。《尔雅·释亲》:“母之姊妹为从母。”《仪礼·丧服》:“从母丈夫妇人报。” 郑玄 注:“从母,母之姊妹。” 晋 陶潜 《祭从弟敬远文》:“父则同生,母则从母。”《左传·襄公二十三年》“ 穆姜 之姨子也” 唐 孔颖达 疏:“据父言之谓之姨,据子言之谓之从母。”
“从母”是古代汉语中对亲属关系的称谓,具体含义及用法如下:
核心定义
指母亲的姐妹,即现代汉语中的“姨母”。这一称谓最早见于《尔雅·释亲》:“母之姊妹为从母”,并沿用至唐代,如元稹《莺莺传》中“张出于郑,绪其亲,乃异派之从母”。
古籍依据
使用场景
主要用于古代文献和礼仪场合,如陶渊明《祭从弟敬远文》中“母则从母”即描述母亲姐妹的关系。现代方言中仍有类似用法,如“姨妈”“姨娘”等。
相关称谓
语言演变
随着亲属称谓简化,“从母”逐渐被“姨母”替代,但仍在研究古代礼制、文献时出现,如《汉典》等工具书保留此词条。
需注意:将“从母”误释为形容词(指从父母处学习),此为错误解读,实际所有权威古籍均指向亲属称谓。
《从母》是一个汉字词组,指的是孩子从母亲体内出生,也表示孩子与母亲之间的紧密关系。
《从母》的部首是从,总共有4个笔画。
《从母》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从母》是这个词的繁体字形式。
古代汉字写法中,《从母》曾有不同的写法,但在现代汉字标准化后,以现代标准的写法为准。
1. 这个小孩是从母的,与他的妈妈关系非常亲密。
2. 他们俩母子关系非常紧密,可以说是从母。
组词:母亲、母爱、母女、母性。
近义词:妈妈、娘亲、老妈。
反义词:离母、孤儿。
畚臿本科冰镜残毁草窠崇聚吹毛数睫黜名典律电子论丁漕顶租地窨冬麦东蛮兜舁多谋少断饭锅发运蜚英拊床攻逐骨法黄泛区慧籙戒命金鸾殿进退中绳吉祥天女狙公抗礼空雷劳工里表离罔镂冰戮笑卖课帽盔儿民悰名句珉阶墨彩坶野泥母贫无立锥之地砌累轻沤倾想筌罤三日新妇上缴石舘时稼耸壑昂霄铁轮拨彤壶我侬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