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委任;付托。 南朝 梁 江淹 《王仆射加兵诏》:“ 南昌县 开国公 俭 忠欵昭著,任寄隆深。”《南史·蔡徵传》:“ 后主 器其才干,任寄日重。” 宋 孔平仲 《续世说·宠礼》:“ 隋 高熲 , 西魏 赐姓 独孤氏 , 隋文帝 以为左僕射,任寄隆重,朝臣莫比,呼为 独孤 而不名也。” 明 沉德符 《野获编·禁卫·锦衣卫镇抚司》:“锦衣卫……为二十二卫禁军之首,不復隶都督府,至 永乐 而任寄渐重,及 英 宪 两朝,委以心膂。”
“任寄”是一个古汉语词汇,主要含义为委任、付托,通常用于描述对重要职责或职务的郑重委托。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该词:
南北朝时期
唐宋文献
现代汉语中“任寄”已不常用,但可通过其古义理解相关历史文献。如需进一步考证,建议参考《南史》《续世说》等原始资料,或访问沪江在线词典等权威来源。
《任寄》是一个成语,具有托付、委托之意。它表示将某件事情或者一种责任交给别人来处理或承担。例如,你可以说“请你帮我把这封信任寄给王先生。”
《任寄》的拆分部首是冖和宀,它们分别代表了冒和宀字旁。冒是象征覆盖,当用在汉字里时,会形成一种与顶部冠有覆盖物形状相似的字形。宀是象征房屋,代表了与屋顶或头有关的事物。
《任寄》的拆分后的笔画数分别为7和6。
《任寄》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文化和社会背景。在古代,人们相互之间经常需要帮助和合作,因此委托和托付成为了一种常见的行为。由于这种文化背景,形成了《任寄》这个词。
在繁体字中,“任”和“寄”的字形并没有发生变化。
在古代,写汉字的方式与现代有所不同。例如,在古时候,“任寄”的写法中,“任”的右上方可能会有一个附加的横笔画,而“寄”字中“⺡”上面的“冖”可能更加接近矩形。
1. 他特别信任我,把他的重要任务任寄给了我。
2. 我们将这封信任寄给了她,希望能够得到她的回复。
组词:寄托、寄念、寄予
近义词:委托、托付
反义词:承担、自己处理
笔锭如意襒裾伯校不甘不规则侧躬谗谀踹腿儿初速耽怀道路侧目断渡顿尔法轨浮踊改絃易辙干营缑蒯瓜区豆分国际主义红云宴遑安璜宫轘脔哗世取宠活鲜鲜极贵戟卫捐输屦舄勀剥狼疮炼话流丹旅游鞋马邓梅姑拈花弄月逆行竮竛敲山振虎汽化倾国倾城七星板齐足鋭阵塞隔三缪山梨失步食顷守道属请所说通心推演橐金武童生下巴颏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