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缕缕的意思、缕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缕缕的解释

[continuously] 一条一条连续不断地

村中炊烟缕缕上升

详细解释

(1).犹言一丝丝。形容纤细。 宋 苏轼 《和蔡準郎中见邀游西湖》之三:“船头斫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宋史·食货志上一》:“蚕妇治茧、绩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极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诸城某甲》:“寇退,家人得尸,将舁瘞之。闻其气缕缕然;审视之,咽不断者盈指。”

(2).连续不断。 宋 高文虎 《<兰亭博议>序》:“予每谓 右军 召为侍中尚书,不拜,又权右军,仍不就;至于男娶女嫁,便有 向子平 之意,缕缕书辞,间其识度寸量,似非 江 左诸儒所可及矣。”《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宝祐四年》:“叩閽缕缕,更无已时。”

(3).常用以形容接连出现的细长的东西。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陈仁娇》:“见古树上有气,缕缕若烟,飞鸟遇之皆坠。” 鲁迅 《野草·好的故事》:“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 郭小川 《昆仑行》诗:“缕缕炊烟,钢刀似地直刺云霄。”

(4).详尽。 宋 陈亮 《与王季海丞相书》:“事之所当言,心之所欲言者无限,今直未敢缕缕耳。”《宋史·赵逢龙传》:“凡道德性命之藴,礼乐刑政之事,缕缕为上开陈。”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房舍》:“新制人所未见,即缕缕言之,亦难尽晓。” 庐隐 《海滨故人》:“有时遇到, 宗莹 必缕缕述说某某夫人请宴会,某某先生请看电影,简直忙极了。”

(5).谓情意不尽。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九:“书之特详,用代缕缕之问。” 明 高濂 《玉簪记·幽情》:“偶见仙姑修容,光彩艳丽夺人。此心羈绊,不忍轻去。乡土之思,每怀缕缕。” 丁玲 《“牛棚”小品·窗后》:“他们一定要把上边一层的两块玻璃也涂上厚厚的石灰水,将使我同那明亮的蓝天,白雪复盖的原野,常常有鸦鹊栖息的浓密的树枝,和富有生气的、人来人往的外间世界,尤其是我可以享受到的缕缕无声的话语,无限深情的眼波,从此告别。”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缕缕”是一个汉语叠词,其含义和用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连续不断
    指事物如细线般一条接一条地延续,常用于形容炊烟、水流、光线等具体事物。例如:

    • 村中炊烟缕缕上升()。
    • 鲁迅在《野草·好的故事》中描述“缕缕的胭脂水”拉长浮动()。
  2. 纤细、细密
    强调形态上的细微与密集,如苏轼诗句“船头斫鲜细缕缕”形容鱼肉被切成细丝()。


二、文学与日常用法

  1. 文学意象
    多用于诗歌、散文中营造细腻的画面感。例如郭小川《昆仑行》以“缕缕炊烟”比喻直刺云霄的钢刀()。

  2. 抽象表达
    可引申为情感或思绪的绵延,如“情意缕缕”表示情感连绵不绝()。


三、方言与扩展含义

在东北方言中,“缕缕”形容人群熙攘或蚂蚁爬行的密集动态,如“擦肩接踵、成群结队”()。


四、词源与结构

“缕”本义为麻线(),叠用后强化了“细密连续”的意象,符合汉语叠词增强语势的规律。


“缕缕”既可描绘具象事物的形态(如烟、水、丝),也可用于抽象表达(情感、思绪),兼具文学美感与生活化特征。如需更多例句或词源考证,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权威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缕缕》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缕缕》这个词在汉语中的意思是指事物逐渐散发出来的微弱、细小的声音或香气。

拆分部首和笔画

《缕缕》这个词由“缉”和“罗”两个部首组成。

“缉”字的部首是 “缶”,总共有12画。

“罗”字的部首是 “网”,总共有罗字 和 楼字 两种写法,分别有11画和12画。

来源

《缕缕》这个词最早出现在晋代的文献中,用来形容细小声音或香气的飘散。

繁体

《縷縷》是《缕缕》的繁体字写法。

古时候汉字写法

在古代,人们将《缕缕》这个词写作「縷縷」。

例句

1. 园中风吹花开,花香缕缕,令人陶醉。

2. 雨后地面散发出缕缕的湿气。

组词

缕缕香气、缕缕细语、缕缕微光

近义词

缕细声、微迹、细言、飘渺香气

反义词

响亮声音、浓烈香气、粗糙触感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