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缕缕的意思、缕缕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缕缕的解释

[continuously] 一条一条连续不断地

村中炊烟缕缕上升

详细解释

(1).犹言一丝丝。形容纤细。 宋 苏轼 《和蔡準郎中见邀游西湖》之三:“船头斫鲜细缕缕,船尾炊玉香浮浮。”《宋史·食货志上一》:“蚕妇治茧、绩麻、纺纬,缕缕而积之,寸寸而成之,其勤极矣。” 清 蒲松龄 《聊斋志异·诸城某甲》:“寇退,家人得尸,将舁瘞之。闻其气缕缕然;审视之,咽不断者盈指。”

(2).连续不断。 宋 高文虎 《<兰亭博议>序》:“予每谓 右军 召为侍中尚书,不拜,又权右军,仍不就;至于男娶女嫁,便有 向子平 之意,缕缕书辞,间其识度寸量,似非 江 左诸儒所可及矣。”《续资治通鉴·宋理宗宝祐四年》:“叩閽缕缕,更无已时。”

(3).常用以形容接连出现的细长的东西。 清 俞樾 《茶香室续钞·陈仁娇》:“见古树上有气,缕缕若烟,飞鸟遇之皆坠。” 鲁迅 《野草·好的故事》:“大红花和斑红花,都在水里面浮动,忽而碎散,拉长了,缕缕的胭脂水,然而没有晕。” 郭小川 《昆仑行》诗:“缕缕炊烟,钢刀似地直刺云霄。”

(4).详尽。 宋 陈亮 《与王季海丞相书》:“事之所当言,心之所欲言者无限,今直未敢缕缕耳。”《宋史·赵逢龙传》:“凡道德性命之藴,礼乐刑政之事,缕缕为上开陈。” 清 李渔 《闲情偶寄·居室·房舍》:“新制人所未见,即缕缕言之,亦难尽晓。” 庐隐 《海滨故人》:“有时遇到, 宗莹 必缕缕述说某某夫人请宴会,某某先生请看电影,简直忙极了。”

(5).谓情意不尽。 宋 周煇 《清波杂志》卷九:“书之特详,用代缕缕之问。” 明 高濂 《玉簪记·幽情》:“偶见仙姑修容,光彩艳丽夺人。此心羈绊,不忍轻去。乡土之思,每怀缕缕。” 丁玲 《“牛棚”小品·窗后》:“他们一定要把上边一层的两块玻璃也涂上厚厚的石灰水,将使我同那明亮的蓝天,白雪复盖的原野,常常有鸦鹊栖息的浓密的树枝,和富有生气的、人来人往的外间世界,尤其是我可以享受到的缕缕无声的话语,无限深情的眼波,从此告别。”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缕缕"是汉语中常见的叠词形容词,其核心语义为"连续不断、细长绵延的形态或状态"。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该词释义包含两层内涵:一是指物理形态的细长连绵,如"炊烟缕缕上升";二是指抽象事物的延续性,如"往事缕缕浮现"。

从词性特征分析,《汉语大词典》指出其具有典型的状态形容词属性,常作定语或状语。语法功能上多与视觉感知类动词搭配,例如"飘荡""升腾""传来"等,构成"缕缕+动词"的句式结构。语音层面遵循ABB式重叠规律,通过音节重复强化形象色彩。

在语义演变方面,《古代汉语词典》记载其本义与丝织品相关,原指丝线细密排列,后经词义泛化衍生出"细致详尽"的引申义,如"缕述"等派生词汇。现代汉语中主要保留其形态描摹功能,多用于文学描写场景。

权威用法示例如《人民日报》语料库所示:"茶香缕缕沁人心脾""乡愁缕缕萦绕心头",印证其既可修饰具体物象,也能刻画抽象情感。近义词辨析方面,"绵绵"侧重时间维度,"袅袅"强调动态美感,而"缕缕"更突出线性连续性。

网络扩展解释

“缕缕”是一个汉语叠词,其含义和用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连续不断
    指事物如细线般一条接一条地延续,常用于形容炊烟、水流、光线等具体事物。例如:

    • 村中炊烟缕缕上升()。
    • 鲁迅在《野草·好的故事》中描述“缕缕的胭脂水”拉长浮动()。
  2. 纤细、细密
    强调形态上的细微与密集,如苏轼诗句“船头斫鲜细缕缕”形容鱼肉被切成细丝()。


二、文学与日常用法

  1. 文学意象
    多用于诗歌、散文中营造细腻的画面感。例如郭小川《昆仑行》以“缕缕炊烟”比喻直刺云霄的钢刀()。

  2. 抽象表达
    可引申为情感或思绪的绵延,如“情意缕缕”表示情感连绵不绝()。


三、方言与扩展含义

在东北方言中,“缕缕”形容人群熙攘或蚂蚁爬行的密集动态,如“擦肩接踵、成群结队”()。


四、词源与结构

“缕”本义为麻线(),叠用后强化了“细密连续”的意象,符合汉语叠词增强语势的规律。


“缕缕”既可描绘具象事物的形态(如烟、水、丝),也可用于抽象表达(情感、思绪),兼具文学美感与生活化特征。如需更多例句或词源考证,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权威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白茶拜毡梆子戏抱厦边尘表弟荜门蓬户不谖弛慢愁勤串贯出惊出线词汇答剌罕淡忘顿委朵子二大流发胶腹悲趺居扞抚刚度革带移孔宫室遘祸光合作用广骛鸿绪回信胡涂虫将作长史絜齐羁人几舄宽大为怀狂乱隶籍李十郎论核炉铸满杖谜字配对盆覆蓬户篇韵清溷倾家竭産沁緑曲学诐行善刀尚平世屯疏失斯喜讨论铜圆衔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