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谓耳听不及对面相见。常有倍加钦佩的意思。《北史·列女传·房爱亲妻崔氏》:“吾闻闻名不如见面,小人未见礼教,何足责哉!”《水浒传》第三回:“ 鲁提辖 连忙还礼,説道:‘闻名不如见面,见面胜似闻名!’”《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九七回:“这两位的大名,我是久仰得很的,今日相遇了,真是闻名不如见面。” 林斤澜 《一九三七和十三·背竹管的红军》:“闻名不如见面。 杜百鱼 见了这支队伍,觉得比传说中的还要神奇。”
“闻名不如见面”是一个常用成语,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解释其含义及用法:
一、基本含义 指仅通过传闻了解某人或事物,不如亲自见面感受更真实可靠。强调直接体验的重要性,常隐含“见面后印象更深刻”的意味。
二、出处与演变
三、使用场景
四、延伸理解 成语后半句“见面胜似闻名”进一步强化了“亲历优于耳闻”的对比。现代多用于社交、评价等场景,隐含对传闻与真实差异的认知。
注:如需具体古籍原文或更多文学例证,可参考《北史》《水浒传》等文献。
《闻名不如见面》是一句成语,意为亲眼见到一个人比听别人说更能了解他的品貌和特点。这句成语的拆分部首是“阝”和“文”,共有10画。
这个成语来源于古代的一种风俗习惯,在古代,人们在进行社交活动时大多以亲见为重。因此,亲眼见到一个人比听其他人的描述更能真实地了解他的样貌和性格。而这句成语则是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名声不如亲眼见面时的印象来得直观和准确。
在繁体字中,这个成语的写法是「聞名不如見面」。
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变化,但整体上仍然可以辨认出现代汉字。古时候,「聞」的上面会有一个「耳」字旁,表示与听觉有关;「見」中间有一个「目」字旁,表示与视觉有关。
这句成语可以用于日常交流和写作中,例如:
1. 我听说过他很聪明,但是闻名不如见面,直到见到他我才相信。
2. 这个明星的名声很大,但是闻名不如见面,他的真实形象让人失望。
与“闻名不如见面”意思相近的成语有:“目睫之见”、“亲眼见到为准”等。
与“闻名不如见面”意思相反的成语有:“名胜无实”、“闻风丧胆”等。
相似的组词有:闻名、见面、亲见等。
综上所述,“闻名不如见面”这句成语表达了亲眼见到一个人比听别人说更能了解他的品貌和特点的意思。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