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百鍊钢的意思、百鍊钢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百鍊钢的解释

亦作“ 百鍊刚 ”。精炼的铁。比喻久经锻炼、意志坚强的人。《文选·刘琨<重赠卢谌>诗》:“何意百鍊刚,化为绕指柔。” 李善 注引 应劭 《汉书注》:“説者以金取坚刚,百鍊不耗。” 唐 白居易 《渭村退居寄礼部崔侍郎》诗:“屈折孤生竹,销摧百鍊钢。”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百鍊钢(bǎi liàn gāng)是汉语中兼具本义与引申义的复合词,其含义可从以下三方面阐释:


一、本义:冶金工艺的产物

指通过反复锻打、淬火制成的精纯钢材。古代工匠将生铁加热后反复锤打,排除杂质,使钢的硬度和韧性达到最佳平衡。此工艺最早见于东汉《太平经》:「百鍊钢化为绕指柔」, 强调其物理特性可随锻造改变。《说文解字注》释「鍊」为「冶金」, 印证其技术本质。


二、引申义:坚韧品质的象征

比喻历经磨砺后形成的刚强意志或卓越能力。如《晋书·刘琨传》载:「何意百鍊刚,化为绕指柔」, 以钢铁喻人之志节。此用法在唐宋诗词中广泛延续,如白居易「金埋无土色,玉坠无瓦声。剑折有寸利,镜破有片明。可贵百鍊钢,能柔绕指情」(《议剑》), 凸显刚柔并济的哲学内涵。


三、文化意涵:技艺与精神的融合

  1. 工艺标准:南朝陶弘景《古今刀剑录》记载曹操铸「百鍊利器」, 反映古代兵器制造的最高水准。
  2. 道德隐喻:儒家强调「百鍊不轻,真金不镀」(《文心雕龙·宗经》), 将冶金过程比作修身历程。
  3. 辩证思维:成语「百鍊钢成绕指柔」体现刚极则柔的东方智慧,见于《梦溪笔谈·器用》对韧性材料的论述。

权威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百鍊钢」词条
  2.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中华书局,2013)卷十四
  3. 《晋书·列传第三十二》(中华书局点校本)
  4. 《白居易集笺校》(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卷三
  5. 陶弘景《古今刀剑录》(《四库全书》本)
  6. 刘勰《文心雕龙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15)
  7. 沈括《梦溪笔谈校正》(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卷十九

网络扩展解释

“百鍊钢”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成语,其含义可从字面工艺、比喻意义及历史背景三方面详细解析:

一、字面含义与工艺背景

  1. 工艺定义
    百鍊钢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制钢工艺,主要通过对炒钢(含碳较高的铁碳合金)反复加热、折叠锻打制成。此工艺需历经“千锤百炼”,通过排除杂质、均匀成分,使钢的晶粒细化、组织致密,从而提升硬度和韧性。

  2. 技术特点
    区别于生铁脱碳或熟铁渗碳,百鍊钢以炒钢为原料,经多次锻打加工。史书记载,南北朝道士綦毋怀文曾用此法锻造出锋利无比的“宿铁刀”,可斩断三十层铁甲。

二、比喻意义

  1. 核心内涵
    比喻人或物经过反复磨砺与考验后变得坚韧刚强。如《文选·刘琨诗》中“何意百鍊刚,化为绕指柔”,以钢的坚硬与柔韧对比,突显历经锤炼后的蜕变。

  2. 反义对比
    常与“绕指柔”对举,前者象征刚毅不屈,后者代表柔韧适应,体现刚柔并济的哲学思想。

三、历史与文学渊源

  1. 起源与发展
    东汉文献已有“百炼”记载,出土文物如五十炼钢剑(含50~60层高、低碳层)印证其工艺成熟度。明清时期,百鍊钢工艺仍受推崇,宋应星《天工开物》详述其法。

  2. 文化影响
    唐代白居易以“销摧百鍊钢”喻人生磨难,强化了该词在文学中的象征意义。

四、现代应用场景


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冶金史或成语演变,可参考权威文献或博物馆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爱口识羞案考补漏订讹不守恒城主痴客绸舞愁烟麤故呆腐大聘低气压废书风景画忿詈改版灌荡鼓拍咳歌打战核办横挑鼻子竖挑眼幌漾简孚解表禁殿掘笔筷笼子狂豪了让隆基驴王麻林名宿缪惑蛲虫皮科儿七成八脉契合檠括亲密蜷蹐三士散氏盘山溜疏狠素畜苔岑趟土马挑浚铜活字酴醾酒弯脖子刓钝隈碍文人画想来想去宪署霄练縰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