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犹宪衔。 唐 元稹 《王炅兼侍御史制》:“送迎新旧之际,不无夙夜之劳,言念功庸,宜升秩序,庸以宪署,命之崇班,特示加恩,匪用彝典。”参见“ 宪衔 ”。
(2).犹宪台。指御史之类的衙门。 宋 徐铉 《送宣州丘判官》诗:“宪署游从阻,平臺道路赊。”
“宪署”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两种含义:
宪衔
指官职的衔称,常见于唐代文献。例如,唐代元稹在《王炅兼侍御史制》中提到“宪署”与官员升迁相关,此处“宪署”即代指官职的等级或头衔。
宪台
指御史类的监察机构或衙门。宋代徐铉在《送宣州丘判官》诗中提到“宪署游从阻”,这里的“宪署”即指御史台或类似职能的官府机构,负责监察、弹劾等事务。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唐代元稹文集或宋代徐铉诗作原文。
宪署是一个汉字词语,由“宪”和“署”两个字组成。
《康熙字典》将“宪”字的部首归属为宀,总笔画数为10画。《康熙字典》将“署”字的部首归属为网,总笔画数为13画。
“宪署”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国的官署系统。宪署是指执行宪政的机构,负责管理国家法律事务并保障人民权益。
繁体字“宪署”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宪署的汉字写法与现在的稍有不同,但基本形态相似。
1. 这个宪署负责解决国民的合法权益问题。
2. 宪署是国家法律事务管理的重要机构。
宪法、宪政、宪章、署名、署理、署长等。
公署、政府、机构。
非法、违反宪法。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