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词翰的意思、词翰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词翰的解释

(1).诗文,辞章。《魏书·儒林传序》:“其餘涉猎典章,关歷词翰,莫不縻以好爵,动貽赏眷。”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争奈匆匆去急,再不见音容瀟洒,空留下这词翰清奇。”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自夫受书,少解词翰,好恶殊别,志在辨惑。”

(2).书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 文举 属章,半简必録; 休璉 好事,留意词翰;抑其次也。” 唐 杨炯 《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岁餘, 上官仪 伏诛,坐词翰往来,徙居 越 嶲 。” 宋 吴坰 《五总志》:“ 白傅 与 赞皇 不协, 白 每有所寄, 李 缄之一篋,未尝开视。 刘三復 或请之,答曰:‘若见词翰,则回吾心矣。’”

(3).诗文与书法。 唐 杜甫 《醉歌行赠公6*安颜十一少府请顾八题壁》:“诗家笔势君不嫌,词翰升堂为君扫。”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二:“ 陆升之 仲高 , 山阴 胜流,词翰俱妙。”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宗室宴》:“其联句诗为 成王 所拟书,词翰并妙。”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词翰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词翰"是汉语中兼具文学与书法双重内涵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一、本义溯源 "词"指文辞创作,"翰"原指鸟羽,引申为书写工具。二字合称最早见于《后汉书·蔡邕传》"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奏定六经文字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汉语大词典》),特指兼具文学造诣与书法功力的作品。

二、语义流变

  1. 唐代语境:专指诏令文书,如《新唐书·薛元超传》载"元超善属文,太宗重其才,召为弘文馆学士,掌词翰"(《辞源》修订本),强调官方文书的撰写能力
  2. 宋元扩展:延伸至诗词创作领域,陆游《老学庵笔记》评苏轼"东坡先生词翰,独步当世",包含文学创作与书法艺术双重评价标准

三、学术界定 王力《古代汉语》指出:"词翰"在传统文人评价体系中构成完整的艺术评判维度,既要求"词采斐然"的文学性,又强调"翰墨精妙"的审美性,这种双重标准常见于明清文人题跋与书画鉴藏记录(《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术语汇释》)。

网络扩展解释

“词翰”是一个古典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综合多部典籍及权威词典解释如下:

一、核心释义

  1. 诗文与辞章
    指文学创作中的诗词文章。例如《魏书·儒林传序》提到“关历词翰,莫不縻以好爵”,强调涉猎经典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

  2. 书信或书札
    古代常指代往来书信。如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载:“休琏好事,留意词翰”,说明对书信写作的重视。

  3. 诗文与书法结合
    特指兼具文学性和书法艺术的作品。唐代杜甫《醉歌行》中“词翰升堂为君扫”即赞颂诗文与书法并美的境界。


二、古籍例证


三、现代用法

如今“词翰”多用于古典文学研究或历史文献中,现代汉语较少使用。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可代指文学才华、书信文笔或综合艺术表现。例如形容古人“善骑射,兼通词翰”(例句),即指文武双全且精于诗文。

(相关来源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权威词典的详细释义。)

别人正在浏览...

隘谷豹房北极地区错紾大卵石滴瓶断臂杜口结舌遁形术堕懒多应发表负负拱挹归余滚溜毫光鸿昧环拥戛磨兢惭旌旗卷舒竞骛捐献均土腒雉科诨困处牢牲联袂露书卖乱美其名曰门圈名不虚传陌额匏革平金批行肉案软困撒诈捣虚伤俘适道石砌枢密太尉书襻梳洗床绥绳探测腾趠藤牌庭臯铜角子通信讬褾文囓相天祥霙下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