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诗文,辞章。《魏书·儒林传序》:“其餘涉猎典章,关歷词翰,莫不縻以好爵,动貽赏眷。” 元 郑光祖 《倩女离魂》第三折:“争奈匆匆去急,再不见音容瀟洒,空留下这词翰清奇。” 田北湖 《与某生论韩文书》:“自夫受书,少解词翰,好恶殊别,志在辨惑。”
(2).书札。 南朝 梁 刘勰 《文心雕龙·书记》:“ 文举 属章,半简必録; 休璉 好事,留意词翰;抑其次也。” 唐 杨炯 《中书令汾阴公薛振行状》:“岁餘, 上官仪 伏诛,坐词翰往来,徙居 越 嶲 。” 宋 吴坰 《五总志》:“ 白傅 与 赞皇 不协, 白 每有所寄, 李 缄之一篋,未尝开视。 刘三復 或请之,答曰:‘若见词翰,则回吾心矣。’”
(3).诗文与书法。 唐 杜甫 《醉歌行赠公6*安颜十一少府请顾八题壁》:“诗家笔势君不嫌,词翰升堂为君扫。” 宋 王明清 《玉照新志》卷二:“ 陆升之 仲高 , 山阴 胜流,词翰俱妙。” 清 昭槤 《啸亭续录·宗室宴》:“其联句诗为 成王 所拟书,词翰并妙。”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词翰汉语 快速查询。
"词翰"是汉语中兼具文学与书法双重内涵的复合词,其释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一、本义溯源 "词"指文辞创作,"翰"原指鸟羽,引申为书写工具。二字合称最早见于《后汉书·蔡邕传》"邕以经籍去圣久远,文字多谬,奏定六经文字于碑,使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于是后儒晚学,咸取正焉。及碑始立,其观视及摹写者,车乘日千余辆,填塞街陌"(《汉语大词典》),特指兼具文学造诣与书法功力的作品。
二、语义流变
三、学术界定 王力《古代汉语》指出:"词翰"在传统文人评价体系中构成完整的艺术评判维度,既要求"词采斐然"的文学性,又强调"翰墨精妙"的审美性,这种双重标准常见于明清文人题跋与书画鉴藏记录(《中国古代文学批评术语汇释》)。
“词翰”是一个古典汉语词汇,主要包含以下三层含义,综合多部典籍及权威词典解释如下:
诗文与辞章
指文学创作中的诗词文章。例如《魏书·儒林传序》提到“关历词翰,莫不縻以好爵”,强调涉猎经典与文学创作的重要性。
书信或书札
古代常指代往来书信。如南朝刘勰《文心雕龙》载:“休琏好事,留意词翰”,说明对书信写作的重视。
诗文与书法结合
特指兼具文学性和书法艺术的作品。唐代杜甫《醉歌行》中“词翰升堂为君扫”即赞颂诗文与书法并美的境界。
如今“词翰”多用于古典文学研究或历史文献中,现代汉语较少使用。其含义需结合具体语境,可代指文学才华、书信文笔或综合艺术表现。例如形容古人“善骑射,兼通词翰”(例句),即指文武双全且精于诗文。
(相关来源可参考汉典、查字典等权威词典的详细释义。)
谙达按磨迸连标碣别房别宫博咨茶晶大本大宗澹冶颠当电子对抗飞机雕破东郭逡对鰕发急伏从干烦干凈土干升贵宝龟胜化辑患处黄白之术花星昏翳椒子金篆俊杰开心见胆坑赵来觐莲船林甸笼冠濛茸麪环纳佑潘江陆海贫孱迁民陗陗趄趄气母倾曲散辈淑人死服送尾搜漱踏芦渡江天保九如贴承脱闷外使晚夕温州杂剧雾涌云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