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藤牌的意思、藤牌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藤牌的解释

藤制的盾牌。古代作战时用以遮挡敌方兵刃矢石等的护身武器。圆形,中心突向外,内有上下两藤环,可容手臂挽入,并有横木,便于执持。 清 刘献廷 《广阳杂记》卷二:“ 兴珠 今老,然持藤牌而舞,辟易万夫,前跃八尺,后退一丈,不可敌也。” 沉从文 《从文自传·一个老战兵》:“他们学的是翻斤斗,打藤牌。”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藤牌是古代一种以藤条为主要材料制作的防御性武器,其含义和特点可综合多个权威资料归纳如下:

一、基本定义与结构

藤牌是圆形藤制盾牌,中心向外凸出,内部有上下两个藤环用于固定手臂,并配有横木便于握持。这种设计能有效遮挡敌方兵刃、箭矢等攻击,常见于南方民族及古代军队的护身装备。

二、历史发展与应用

  1. 起源与传播:最早产于福建,明代中叶传入内地,成为步兵主要装备之一。
  2. 实战表现:清代与沙俄作战时,藤牌甚至能抵御早期火枪攻击,展现其防护性能。
  3. 军事训练:藤牌阵操练后来演变为民间文化形式,如鮀东藤牌舞在明代军队中已有雏形。

三、性能优势

四、文献记载

《宋史》《广阳杂记》等古籍均提及藤牌的军事用途,例如宋代西南战役中曾缴获敌方藤牌,清代战将持藤牌舞动可“辟易万夫”。

藤牌不仅是古代战争中重要的护具,其制作工艺和文化影响也延续至近现代,体现了冷兵器时代防御武器的智慧。

网络扩展解释二

藤牌

“藤牌”是一个中文词语,由两个字组成。它的拆分部首分别是“艹”和“牛”。在汉字书写中,上面的“艹”部表示植物,下面的“牛”表示有关牛的事物。

根据笔画计算,整个词语“藤牌”共有11画。其中,“艹”部有5画,“牛”部有6画。这个词语在书写时需要按照正确的笔画顺序进行书写。

“藤牌”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因为牛具有力量和耐力的象征,所以人们常将牛牵引的车辆或装置用于军事防御。而“藤”是指一种植物,由于它的柔韧性和强韧性,被用于制作绳索和捆绑物品。

由于藤牌与军事防御有关,因此这个词语通常与古时的武士、军队等相关。而在传统文化中,藤牌也象征着坚韧和保护,常被用于象征守护家园或保卫国家的意义。

对于繁体字的写法,藤牌的形状与简体字相同,只是书写风格略有不同。在繁体字中,“藤”字的结构和简体字相同,而“牌”字的“牛”部的形状可能略微不同。

在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中,藤牌的形状与现代略有不同。具体来说,“藤”字中的“艹”部分曾经写作一个“又”字加上两个点,而“牌”字的形状可能与现代所见稍有差异。

以下是一些使用“藤牌”的例句:

1. 他手中握着一面带有藤牌图案的盾牌。

2. 她悬挂在门口的藤牌上,给人一种坚韧不拔的感觉。

3. 那位武士手持藤牌,保护着王国的安全。

除了“藤牌”,还有一些与之相关的词语。

组词:藤蔓、藤编、牌坊、牌位

近义词:藤壶、藤蔓

反义词:木牌、金牌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