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汉 律,官二千石者病满三月当免。“赐告”谓皇帝优赐其假,准其带印绶僚属归家治病。《史记·汲郑列传》:“ 黯 多病,病且满三月,上常赐告者数,终不愈。”《史记·高祖本纪》“ 高祖 为亭长时,常告归之田” 裴駰 集解引 三国 魏 孟康 曰:“ 汉 律,吏二千石有予告、赐告。予告者,在官有功最,法所当得者也。赐告者,病满三月当免,天子优赐,復其告,使得带印紱,将官属,归家治疾也。”
(2).给假;准予告假。 唐 权德舆 《奉送韦起居老舅百日假满归嵩阳旧居》诗:“振衣去朝市,赐告归林泉。”《宋史·真宗纪二》:“詔从官先塋在 洛 者赐告祭拜。”
(3). 宋 代皇子纳妻的一种仪式。见《宋史·礼志十八》。
“赐告”是一个历史词汇,其含义在不同时期和语境中有不同解释,主要包含以下三个义项:
指汉代针对俸禄二千石以上的官员的特殊休假制度。根据汉律,官员病假满三个月应被免职,但皇帝可特许其带印绶、官属归家养病,称为“赐告”。例如:
唐代以后,“赐告”词义扩展为一般意义上的准假。例如:
《宋史·礼志十八》提到“赐告”是宋代皇子纳妻的特定仪式,但具体流程记载较少。
现代语境中,“赐告”偶作敬辞使用,表示请求对方告知信息(如“乞请赐告”),但此用法较罕见。
以上内容综合了汉代制度、唐宋用例及礼仪背景,主要参考《史记》《宋史》等文献记载。若需进一步考证具体案例,可查阅《汉书》《唐会要》等史料。
赐告(cì gào)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赐给通知、告诉。它可以用来描述上级赋予下级知晓某个事情或者告知下级一些事情。
赐告的部首是言(yán),由「言」字在左边作为部首,「贵」字在右边作为形旁。
赐告的总笔画数是12画。
赐告是一个比较古老的词语,源自古代汉语。它的繁体字形為「賜告」。
在古代汉字写法中,赐告的写法可能会有所不同。例如,贵字之上可能会有「凵」形旁。
1. 上级领导赐告我们,明天要集中开会。
2. 请尽快赐告他们停止这项工作。
赐予、告诉、赐福、告别、告知
告知、通知、宣布、传达
隐瞒、保密、掩盖、隐藏
扒儿手半身保民暴沓并集兵卒补骨脂赤豆斗趣儿风人体风月门庭風質抚怀改正给节耕犂嗊嗃骨软斤麻函冒寒中辉烛贾道简穆忌妒街子激令机密谨良卷伴卷堂举大事踞住槛窗块鞠龙虎真人陆泽马蛋梅花数挠腮撧耳硇洲逆断飘悠悠勤慎穷兵极武蜃霓石郭鸘裘树杪顺答说古话天缘凑合托人情武阳响景象刻像煞衔命小别瞎七瞎八协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