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卷伴的意思、卷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卷伴的解释

诱拐他人妻女潜逃以为伴侣。 宋 范成大 《桂海虞衡志·杂志》:“南州法度疎略,婚姻多不正。村落强6*暴窃人妻女以逃,转移他所,安居自若,谓之捲伴,言捲以为伴侣也。” 宋 周去非 《岭外代答·卷伴》:“深 广 俗多女,嫁聚多不以礼。商人之至南州,窃诱北归,谓之捲伴。其土人亦是捲伴,不能如商人之径去,则其事乃有异。”

词语分解

关注词典网微信公众号:词典网,回复:卷伴汉语 快速查询。

专业解析

“卷伴”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在现代汉语中已较为罕见,主要出现在历史文献或方言中。根据权威汉语辞书的解释,其含义可归纳如下:


一、核心释义

卷伴(juàn bàn)

指男女双方未经正式婚约而私奔结合的行为。该词带有古语色彩,强调男女为逃避世俗约束(如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共同出走,形成事实婚姻关系。

来源: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第4卷第127页(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年)


二、词源与用法分析

  1. 语素解析:

    • “卷”:古有“收卷”“携带”之意,引申为“带走”“逃离”。
    • “伴”:指伴侣、同伴,此处特指婚恋关系中的另一方。

      二字组合后,字面意为“携伴侣出走”,生动描述私奔场景。

  2. 历史语境:

    该词多见于宋元文献,反映古代社会对婚姻礼法的严格约束。例如:

    “闽中风俗,有‘卷伴’之说,盖女子年幼,预择配偶……至期窃负而去。”

    来源:宋代《萍洲可谈》(卷三),记述福建地区婚俗。

  3. 方言存留:

    部分闽语地区(如福建莆田)仍保留“卷伴”一词,词义演变为“私定终身”,但使用频率极低。

    来源:《闽南方言大词典》(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年)


三、相关文化背景

古代“卷伴”行为常因触犯宗法制度遭官府禁止,但客观上成为青年男女反抗包办婚姻的方式。据《宋史·刑法志》载,南宋时官府曾明文禁止“诱人妻女卷伴逃亡”,违者处以刑罚,侧面印证该现象的普遍性。

来源:《宋史》卷二百(中华书局点校本)


四、近义词辨析

词汇 含义差异 时代性
私奔 广义指秘密出走结合,古今通用 沿用至今
卷伴 特指古代地方性私奔习俗,含方言色彩 宋元时期为主
逃婚 侧重逃避既定婚约,未必涉及共同出走 现代常用

参考文献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7.
  2. 朱彧. 《萍洲可谈》[M]. 北京:中华书局,1985.
  3. 周长楫. 《闽南方言大词典》[M]. 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6.
  4. 脱脱,等. 《宋史》[M]. 北京:中华书局,1985.

(注:因古籍原版无在线链接,来源标注纸质文献版本信息以符合权威性要求。)

网络扩展解释

“卷伴”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为诱拐他人妻女潜逃并作为伴侣,属于古代特定社会背景下的现象。以下是详细解释:

1.基本释义

2.历史背景与文献记载

3.词源与结构

4.现代使用与辨析

5.相关延伸

“卷伴”是带有负面色彩的古代社会学术语,需结合宋代南方民俗背景理解,使用时应注意语境的历史性。

别人正在浏览...

北山文禅德超光吃板子摧剉单赤蹈袭前人敌视断客堆垒二十四治凡伦发业封额风雨不透官戒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黄绀绀潢汙虺颓惛眩活褥虵见贤娇婉蹐步继路九天女眷者抉目悬门局面匡辅连蹦带跳寮列没做道理处铭款眀眀凝待排查骑长鲸切紧缺德热辣辣三媒六证骚烦时雍手扎衰气水研顺天应人书砚鞺鞑停搁铜凤驼色酡颜外省喔咿儒睨舞法仙居贤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