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初月的意思、初月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初月的解釋

(1).新月。《樂府詩集·清商曲辭一·子夜四時歌春歌五》:“碧樓冥初月,羅綺垂新風。” 宋 楊萬裡 《癸未上元後永州夜飲趙敦禮竹亭聞蛙醉吟》:“茅亭夜集俯萬竹,初月未光讓高燭。” 清 厲鹗 《東城雜記·灌園生》:“白露下,初月上,陶然一適。”

(2).指正月。《法書要錄·右軍書記》:“初月一日 羲之 白,忽然改年,新故之際,緻歎至深,君亦同懷。” 宋 宋祁 《宋景文公筆記·釋俗》:“宦者宮人言,正月與上諱同音,故共易為初月。” 宋 陸遊 《老學庵續筆記》卷一:“ 王羲之 之先諱‘正’,故《法帖》中謂‘正月’為‘一月’,或為‘初月’。”

詞語分解

網絡擴展解釋

“初月”是一個漢語詞彙,其含義可從以下方面綜合解析:

一、基本含義

  1. 指農曆月初的新月
    即剛出現的彎月,形狀如鈎。這一釋義在古詩文中常見,如盧照鄰《長安古意》中“纖纖初月上鴉黃”。

  2. 代指正月
    因避諱而演變,如王羲之《初月帖》中将“正月”寫作“初月”,後成為正月的别稱。

二、文學與曆史中的運用

三、擴展與特殊用法

四、相關詩詞與例句


如需更完整的古籍引用或方言考據,可進一步查閱《法書要錄》《樂府詩集》等文獻。

網絡擴展解釋二

初月(chū yuè)是指新月出現的第一個月亮。它的拆分部首是“白”和“月”,其中“白”表示月亮的光亮,而“月”則代表月亮本身。初月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漢字的形成過程,它是由象形字“⺆”(人)與“⼝”(口)結合而成的。在繁體字中,初月的寫法為“ 刖 、京竟”,也表示新月的意思。在古時候漢字寫法中,初月是由一個“⺆”字上方的兩個橫捺形成的。例如:"⺆"表示人字,然後在上方加上兩個橫捺,形成一個像月亮的形狀。以下是一個關于初月的例句:"今晚初月升起,真是美麗極了!"有關初月的組詞包括:初月光、初月出、初月之夜。初月的近義詞包括:新月、彎月、初弦。初月的反義詞則是:滿月、圓月。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