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触涂的意思、触涂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触涂的解释

亦作“ 触途 ”。处处,各处。 北齐 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北面事亲,别舅摛《渭阳》之咏;堂上养老,送兄赋 桓山 之悲,皆大失也。举此一隅,触涂宜慎。”《旧唐书·崔融传》:“船有大小,载有少多,量物而税,触途淹久。”《说郛》卷六九引 宋高宗 《翰墨志》:“至若虎视狼顾,龙骇兽犇,或草圣草贤,或絶伦絶世,宜合天矩,触涂造极。”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触涂"是一个相对生僻的汉语词汇,主要见于古代文献,现代汉语已较少使用。其含义可从字源和文献用例两方面进行解析:

一、字义解析

  1. 构词分解

    • 触:本义为"以角撞物",引申为"接触、遭遇"(《说文解字》:触,抵也)。
    • 涂:通"途",指道路、途径(《广雅·释诂》:涂,道也);亦有"涂抹""泥泞"义项,但此处取"途"之假借。

      组合意为"接触各种道路",喻指遭遇不同境况或经历复杂世事。

  2. 核心语义

    指人在世间所遇的纷繁境遇,强调世事无常、际遇多变,隐含被动承受的意味。如清代黄生《义府》释:"触涂,犹言到处皆然也。"

二、文献例证

  1. 佛教典籍用例

    唐代释道世《法苑珠林》卷四:

    "触涂成滞,随缘起障。"

    此处指修行者在世俗中处处遭遇阻碍,体现"触涂"的被动性特征。

  2. 诗词中的哲学表达

    王维《与胡居士皆病寄此诗兼示学人二首》:

    "浮空徒漫漫,泛有定悠悠。无乘及乘者,所谓智人舟。讵舍贫病域,不疲生死流。无烦君喻马,任以我为牛。植福祠迦叶,求仁笑孔丘。何津不鼓棹,何路不摧辀。念此闻思者,胡为多阻修。空虚花聚散,烦恼树稀稠。灭相成无记,生心坐有求。降吴复归蜀,不到莫相尤。"

    诗中"何津不鼓棹,何路不摧辀"暗合"触涂"之境,喻人生处处需应对挑战(《王右丞集笺注》卷三)。

三、语义演变

该词未被《现代汉语词典》《辞海》等现代辞书收录,但在古籍整理中仍有考释价值。如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指出:"涂假借为途,触涂即触途,谓所遇之境也。" 说明其语义核心始终围绕际遇的不可预知性。

主要参考文献

  1. 道世《法苑珠林》(中华书局校注本)
  2. 赵殿成《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
  3. 黄生《义府》(《四库全书》本)
  4. 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中华书局影印本)

网络扩展解释

“触涂”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在不同文献中略有差异,但核心解释可综合如下:

基本解释


详细解析

  1. 词源与用法
    “触涂”最早见于北齐颜之推的《颜氏家训·文章》:“举此一隅,触涂宜慎。” 意为“从这一例子推及其他方面,处处都需谨慎”。
    唐代文献《旧唐书·崔融传》亦用“触途”表示“各处”:“船有大小,载有少多,量物而税,触途淹久。”

  2. 近义词与反义词

    • 近义词:触途、各处、处处
    • 反义词:单一、局部

使用场景


“触涂”的规范含义为“各处、处处”,与“触途”同义,常见于古籍和书面语。若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颜氏家训》《旧唐书》等文献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鄙闇变色漆冰上曲棍球草库伦掣制赤鞭寸刃大粗雕金吺哆独步天下偾发个样孤城郭壍河运后灯鰴鲸胡元笳管肩窝介士绝色佳人句管犂鉏裂繻离境溜撒龙蟠虬结论能曼睇媢妬蒙襍滵汩明眼汉抹勒难捱年该月值牛脔懦靡嵰州器干旗识戎旅烧鍊衰止私附孙吴贪官污吏贪溺庭审兔子尾巴长不了王功尉安乌程乌兔象意祆正小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