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拜具的意思、拜具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拜具的解释

(1).礼拜神佛的用具。《水浒传》第四回:“一面在寺里做僧鞋、僧衣、僧帽、袈裟、拜具。一两日都已完备。”

(2).犹敬具。书信结尾的敬辞。用于署名之后。如:某某拜具。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拜具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文化内涵的词汇,主要指向古代礼仪活动中用于跪拜的器具。其释义可从以下角度详细阐述:

一、基本释义

拜具指古代行礼时所用的垫具,通常为蒲草、锦缎等材质编织的垫子,铺于地面供跪拜使用。其核心功能是隔绝尘秽、体现礼节庄重性,常见于祭祀、朝觐等正式场合。

二、字义溯源

三、文化语境中的功能

  1. 礼制象征

    作为礼仪程式的物质载体,拜具的材质、纹饰需符合使用者身份等级。如《礼记》载「大夫束帛,士束锦」,不同阶层所用拜具规格有严格差异。

  2. 宗教仪式媒介

    在佛道教仪式中,拜具(亦称「拜垫」)是信众叩拜神佛的圣物,承载「净身净心」 的宗教意涵。如敦煌文书S.2575号记载僧众「各执香炉,具拜具」 的礼拜流程。

四、权威文献例证

五、现代语义延伸

当代汉语中,「拜具」一词已罕用于日常,但在传统文化研究、宗教活动及古装戏剧中仍保留其原义,特指仿古礼仪道具 或宗教礼拜用具。


参考资料:

  1. 汉语大词典编纂处. 《汉语大词典》(第二版). 上海辞书出版社, 2021.
  2. 商务印书馆编辑部. 《辞源》(第三版). 商务印书馆, 2015.
  3. 敦煌研究院. 《敦煌遗书总目索引新编》. 中华书局, 2000.

    注:建议通过专业学术数据库(如中国知网、汉典网)检索原始文献,或查阅纸质权威辞书获取详细出处。

网络扩展解释

“拜具”是一个汉语词汇,主要有以下两种含义:

  1. 宗教仪式用具
    指礼拜神佛时使用的物品,例如蒲团、垫子、袈裟、僧衣等。这一用法在古代文献中常见,如《水浒传》第四回提到“僧鞋、僧衣、袈裟、拜具”的制作。这些用具代表对信仰的虔诚,常见于佛教或传统祭祀场景。

  2. 书信结尾的敬辞
    在书信末尾署名后使用“拜具”,表示恭敬之意,类似“敬具”“谨启”等谦辞。例如“某某拜具”。这一用法多见于古代文书,现代已较少使用。

补充说明

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中的用法(如《水浒传》原文),可参考相关古籍或研究资料。

别人正在浏览...

包巟笔刀宾驭婢壻抪徧称栩出谋画策村头打不住潒潒的笔登山临水点球决胜法恩准罚殛烦察繁鸟奋发踔厉丰厨丰词峰会分星掰两覆谳鲋鰅甘卤棺材楦子贵步鬼功桂寝滑鸠绘真解拨解泽经卷金镂鞍酒缗救难解危韭萍连祸立眉竖眼龙旗洛水母忧闹呵呵女国牵红丝栖地球锽乳婢散舱蜃楼审细石郭黍醴说诱死巷恬退酴縻酒宛珠遐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