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黍醴的意思、黍醴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黍醴的解释

以黍米酿制的酒。《礼记·内则》:“饮:重醴,稻醴清、糟,黍醴清,糟,粱醴清、糟。” 陈澔 集说:“醴者,稻、黍、粱三者各为之。已泲者为清,未泲者为糟,是三醴各有清有糟也。以清与糟相配重设,故云重醴。盖致饮於宾客,则兼设之也。”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黍醴是由“黍”和“醴”组成的复合词,指古代用黍米酿制的甜酒,具有鲜明的文化内涵与历史背景。根据《说文解字》,“黍”为“禾属而黏者”,即黄米,是先秦重要粮食作物;“醴”则指“酒一宿孰也”,即仅发酵一夜而成的淡甜酒浆,区别于度数较高的酒类。两者结合后,“黍醴”特指以黍为原料、采用短时发酵工艺制成的低度酒饮。

该词最早见于《周礼·天官·酒正》,其中将“醴齐”列为五齐之首,郑玄注称“醴犹体也,成而汁滓相将,如今恬酒”,说明其浊酒特征。《礼记·内则》记载“饮:重醴,稻醴清糟,黍醴清糟”,佐证了黍醴在古代礼仪场合的饮用规范。汉代《释名·释饮食》更明确指出“醴,礼也,酿之一宿而成醴,有酒味而已”,强调其象征礼制的文化属性。

从酿造工艺看,《齐民要术》载“黍米酎法”详述了浸米、蒸饭、拌曲等工序,其中“曲一斗杀米二石”的配比印证了黍醴作为低糖化力酒曲产品的特性。这种酒类因酒精度低、保质期短,常见于宗庙祭祀的祼礼环节,《诗经·周颂·丰年》中“为酒为醴,烝畀祖妣”即是对此用途的文学写照。

网络扩展解释

“黍醴”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词语,其含义可从以下角度详细解析:

一、基本含义

“黍醴”由“黍”和“醴”组成:

二、文化背景与文献记载

《礼记·内则》记载:“饮:重醴,稻醴清、糟,黍醴清、糟”,说明古代礼仪中会根据稻、黍、粱等不同谷物酿造醴酒,并分为“清”(过滤后的酒液)和“糟”(含酒渣的酒)两种形态,用于款待宾客。

三、引申含义

在文学语境中,“黍醴”可引申为:

  1. 简朴生活的象征:因黍米和醴酒是古代普通饮食,常比喻质朴的生活方式。
  2. 朴实无华的品质:用于形容人或事物真实自然、不加修饰的特性。

四、相关词汇扩展

与“醴”相关的成语包括:

“黍醴”既是古代具体的酒类名称,也是文化符号,承载着饮食传统与精神寓意。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文献细节,可参考《礼记》原文或汉典等权威辞书。

别人正在浏览...

白琯饼饵逋发草字怅恨超悟出人意料典边颠旭鼎辅凡弱風兵草甲纲商橄榄糖归翮诡杂故冢悍鸷红轮厚禄后廷虺牀洊登见外蹇运尽是隽声狂怪阑出浪孟捞取类地行星令子临难如归罗池蟆更匿黯妞子毗奉皮货倾返青红帮牷物屈沉三脚猫三十六天三相电流三周商偃闪色石匠諟谕竖箜篌瓦垅伪人玮异舞池物事线儿吸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