樗铅的意思、樗铅的详细解释
樗铅的解释
《庄子·逍遥游》:“吾有大树,人谓之樗。其大本拥肿而不中绳墨……匠者不顾。”《淮南子·齐俗训》:“铅不可以为刀。”后因以“樗铅”比喻材劣不堪用。常为自谦之辞。 唐 沉亚之 《上使主第三书》:“诚以 亚之 樗铅之材,处不当任可逃,遭此众辱宜矣。”
词语分解
- 樗的解释 樗 ū 〔樗树〕即“臭椿”。 〔樗蚕〕一种蚕,幼虫绿色,有白色黏粉,成虫灰白色,幼虫吃樗叶、蓖麻叶等。亦称“椿蚕”。 〔樗蒲〕古代一种 * 游戏,像后代的掷骰子,后亦作为 * 的通称。 〔樗栎〕喻无用之材
- 铅的解释 铅 (鉛) ā 一种金属元素,可用作耐硫酸腐蚀、防丙种射线、蓄电池等的材料。其合金可作铅字、轴承、电缆 * 等之用:铅刀(指钝刀子,喻才能微薄)。铅球。 指用石墨等制成的书写工具:铅笔。铅椠(铅粉笔和木
网络扩展解释
“樗铅”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含义因不同文献记载存在差异,需结合典故和语境综合理解:
一、核心释义(主流观点)
-
来源与典故
源自《庄子·逍遥游》和《淮南子·齐俗训》。
- “樗”指樗树(臭椿),《庄子》中描述其木质粗劣,匠人不屑使用;
- “铅”在《淮南子》中被比喻为无法制成利刃的金属。
二者结合,比喻材质低劣、不堪大用,常用于自谦。
-
引申含义
可形容才能平庸、缺乏价值,如自谦时表示“我如樗铅,难堪重任”。
二、其他解释(需谨慎参考)
部分文献(如)提出“樗铅”指“樗木做的铅笔”,引申为言辞直率、不加修饰。但此说法未见于权威典籍,可能是现代误读或引申。
三、使用建议
- 古典语境:优先采用“材质低劣”的本义,注意自谦或批判的语境。
- 现代使用:该词已罕见,若需使用,建议结合原文出处,避免歧义。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查阅《庄子》《淮南子》原文或权威古籍注疏。
网络扩展解释二
《樗铅》这个词的意思是用樗木做成的铅,是古代用于书写的一种工具。它的拆分部首是木和金,共有11个笔画。这个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书法用具。在繁体字里,这个词是「櫟鉛」。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在相比有一些变化,但整体形状基本相似。一个例句可以是:古人常用樗铅写字。
除了上述内容,还可以使用樗铅来组词,比如樗铅笔、樗铅粉等。近义词可以是木铅,反义词则可以是钢笔。
希望这些简短的回答对你有帮助!如果还有其他问题,请继续提问。
别人正在浏览...
哀厉白酂班师回朝变贯冰容朝绅创新大窠瘅热得果的一确二底角風雨如晦高疏枸那关子换斗移星僵持击汰刊石恪恭空气质量莲筹两着儿灵州癧疡乱亡秘奥南施北宋漂寓纰离平金侨僦乔木七德青海穷处阮咸宅弱女如云撒播赛艇三注牲醪生魄司南嗦嗦瘫软逃禄天衢梯道铁轮铁则亡亲痏疥稳坐钓鱼船无疾而终限期庨豁小家子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