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perior local authorities] 上级官府
州白大府。——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1). 周 代掌管财币的机构。参见“ 九府 ”。
(2).公府。《史记·酷吏列传》:“以 汤 为无害,言大府。”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大府,公府。”《汉书·张汤传》 颜师古 注云:“大府,丞相府也。”
(3).泛指上级官府。 唐 韩愈 《新修滕王阁记》:“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於下执事。”
(4). 明 清 时亦称总督、巡抚为“大府”。 清 朱琦 《关将军挽歌》:“惜哉大府畏懦坐失策,犬羊自古终难驯。”
“大府”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以下为详细解释:
周代掌管财币的机构
根据《周礼》记载,大府是天官所属的官职,负责管理府藏和会计事务,辅助大宰征收赋税、分配财物,下属有各类官吏。此时“大府”是具体职官名,与“九府”并称(、)。
汉代泛指公府或高官
《史记·酷吏列传》提到“郡守畏都如大府”,此处“大府”指地位显赫的高官,甚至被引申为丞相府或上级官府(、、)。
唐代泛指上级官府
唐代文献如柳宗元《童区寄传》中“州白大府”,以及韩愈《新修滕王阁记》中“躬诣大府”,均指地方官员需上报或请示的上级机构。
明清时期指总督、巡抚
例如清代朱琦在《关将军挽歌》中批评“大府畏懦坐失策”,此处的“大府”特指掌握地方军政大权的总督或巡抚(、)。
朝廷的府库
宋代《李师师外传》记载朝廷赏赐“大府钱万缗”,此处“大府”代指中央财政库藏,强调其作为国家财库的功能(、)。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乐乐课堂等来源的原始文献。
大府:这个词是指大型的官署或办公机构,一般用来指代地方政府。
拆分部首和笔画:大府的拆分部首是大字的大,笔画数为3。
来源:大府一词源自于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指代辖区内的地方政府机构。
繁体:大府的繁体字为「大府」。
古时候汉字写法:在古代,大府的写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意思和现代相同。
例句:1. 他在大府工作已有多年了。 2. 这座大府是地方行政中心。
组词:大府可以作为一个词语使用,没有常见的组词方式。
近义词:大府的近义词包括地方政府、市府、县府等。
反义词:大府的反义词可以是小府,指小型的官署或办公机构。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