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大府的意思、大府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大府的解释

[superior local authorities] 上级官府

州白大府。——唐· 柳宗元《童区寄传》

详细解释

(1). 周 代掌管财币的机构。参见“ 九府 ”。

(2).公府。《史记·酷吏列传》:“以 汤 为无害,言大府。”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大府,公府。”《汉书·张汤传》 颜师古 注云:“大府,丞相府也。”

(3).泛指上级官府。 唐 韩愈 《新修滕王阁记》:“以为当得躬诣大府,受约束於下执事。”

(4). 明 清 时亦称总督、巡抚为“大府”。 清 朱琦 《关将军挽歌》:“惜哉大府畏懦坐失策,犬羊自古终难驯。”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大府是汉语中具有历史含义的复合词,在不同文献语境中指代特定机构或官职。据《汉语大词典》记载,“大”表层级或规模,“府”指官署,合称多指古代中央或地方的高级行政机构。具体释义如下:

  1. 中央财政管理机构

    唐宋时期,“大府”专指中央财政中枢。例如《辞源》指出,宋代“大府”为三司(盐铁、度支、户部)的别称,总揽国家财政收支。《新唐书·食货志》中“大府岁以布帛输京师”即描述其职能。

  2. 高级地方官府

    明清时期,“大府”可指省级以上行政单位。《古代汉语词典》引《明史·职官志》为例,称总督、巡抚等封疆大吏的衙署亦被尊称为“大府”,如“大府檄下,州县承命”。

  3. 上级机构或幕府

    在公文书信中,“大府”常作为下级对直属上级衙门的敬称,如清代学者章学诚《文史通义》中“呈文大府”的表述,即指向更高层官府呈递文书。

  4. 幕府职能引申

    《史记·酷吏列传》载“以汤为无害,言大府”,此处“大府”特指丞相府或大将军幕府,代指决策核心机构。此用法在汉魏文献中尤为常见。

该词现代汉语已不常用,主要用于历史研究或古籍解读领域。

网络扩展解释

“大府”一词在不同历史时期和语境中有多重含义,以下为详细解释:

一、词义演变与用法

  1. 周代掌管财币的机构
    根据《周礼》记载,大府是天官所属的官职,负责管理府藏和会计事务,辅助大宰征收赋税、分配财物,下属有各类官吏。此时“大府”是具体职官名,与“九府”并称(、)。

  2. 汉代泛指公府或高官
    《史记·酷吏列传》提到“郡守畏都如大府”,此处“大府”指地位显赫的高官,甚至被引申为丞相府或上级官府(、、)。

  3. 唐代泛指上级官府
    唐代文献如柳宗元《童区寄传》中“州白大府”,以及韩愈《新修滕王阁记》中“躬诣大府”,均指地方官员需上报或请示的上级机构。

  4. 明清时期指总督、巡抚
    例如清代朱琦在《关将军挽歌》中批评“大府畏懦坐失策”,此处的“大府”特指掌握地方军政大权的总督或巡抚(、)。

  5. 朝廷的府库
    宋代《李师师外传》记载朝廷赏赐“大府钱万缗”,此处“大府”代指中央财政库藏,强调其作为国家财库的功能(、)。


二、综合辨析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乐乐课堂等来源的原始文献。

别人正在浏览...

傲态百动不如一静边书禅僧痴人舂撞矗矗诞兴點石爲金地轮东风马耳督促顿膝飞砂扬砾讽诏伏帖改容篙竿功用狗长尾巴尖儿的好日子乖张孤都害忌好景不常花簇锦攒豁罅家生孩子揭幕警长尽让开雕棵子累屋重架凉帽罗谤满袖春风慢仗茅土南钥平绒仆妇迁赏谴域倾朝曲学多辨容错孺蒙三白食十二子水舵宋瓷泰社踏籋题请痛处通敌托号五綦像态小挂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