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孺蒙的意思、孺蒙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孺蒙的解释

年幼。《新唐书·裴度传》:“帝虽孺蒙,然注意 度 。”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孺蒙”是一个古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指年幼,常用来形容孩童或未成熟的个体。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解释:

一、词义解析

  1. 基本释义
    根据《新唐书·裴度传》记载,“帝虽孺蒙,然注意度”,意为皇帝虽然年幼,但仍重视裴度(唐代名臣)。此处“孺蒙”特指幼年君主,强调年龄小但具备一定政治意识。

  2. 单字拆分

    • 孺:本义为“幼童”,如“妇孺皆知”中的用法;
    • 蒙:此处取“蒙昧、未开化”之意,形容心智未成熟的状态。

二、使用场景

该词多见于历史文献,用于描述年幼但需承担重任的人物。例如在《新唐书》中,唐敬宗继位时年仅16岁,用“孺蒙”既点明其年龄,又暗示治国需依赖贤臣辅佐的背景。

三、近义与反义

四、权威参考

多个词典(如查字典、爱站小工具等)均以《新唐书》为典源,释义一致。该词在现代汉语中已罕用,更多作为古文研究或文学创作的词汇素材。


如需进一步了解《新唐书》原文背景,可查阅、3、5等来源。

网络扩展解释二

孺蒙

孺蒙是一个汉字词语,它的意思是指幼稚、不成熟的儿童。这个词由两个部分组成:孺和蒙。

孺是一个独体字,它由四个笔画组成。它的部首是子,表示与儿童有关的意思。孺是指小孩,主要用来指称幼稚、天真的孩子。

蒙也是一个独体字,它由十二个笔画组成。它的部首是艸,表示与植物有关的意思。蒙是指未开花的植物,也用来形容未成熟的事物。

据考证,《孺蒙》最早出现在《尚书大传》中,出自《周书·周官·孺子》篇。在古代,孺蒙通常用来形容未成年的子女,强调他们的幼稚、不成熟。

在繁体字中,孺蒙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有所不同。在秦朝统一文字之前,汉字的形状和结构并不统一,有时候会有变异和差异。然而,孺蒙这个词的写法在古代并没有大的变化。

下面是一些使用孺蒙这个词的例句:

1. 这个孩子虽然聪明,但还很孺蒙。

2. 父母应该耐心教育孺蒙之子。

组词:孺子、孺慕、蒙蒙、蒙受

近义词:幼稚、稚嫩

反义词:成熟、成年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