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大府的意思、大府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大府的解釋

[superior local authorities] 上級官府

州白大府。——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詳細解釋

(1). 周 代掌管財币的機構。參見“ 九府 ”。

(2).公府。《史記·酷吏列傳》:“以 湯 為無害,言大府。” 裴駰 集解引 韋昭 曰:“大府,公府。”《漢書·張湯傳》 顔師古 注雲:“大府,丞相府也。”

(3).泛指上級官府。 唐 韓愈 《新修滕王閣記》:“以為當得躬詣大府,受約束於下執事。”

(4). 明 清 時亦稱總督、巡撫為“大府”。 清 朱琦 《關将軍挽歌》:“惜哉大府畏懦坐失策,犬羊自古終難馴。”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大府是漢語中具有曆史含義的複合詞,在不同文獻語境中指代特定機構或官職。據《漢語大詞典》記載,“大”表層級或規模,“府”指官署,合稱多指古代中央或地方的高級行政機構。具體釋義如下:

  1. 中央財政管理機構

    唐宋時期,“大府”專指中央財政中樞。例如《辭源》指出,宋代“大府”為三司(鹽鐵、度支、戶部)的别稱,總攬國家財政收支。《新唐書·食貨志》中“大府歲以布帛輸京師”即描述其職能。

  2. 高級地方官府

    明清時期,“大府”可指省級以上行政單位。《古代漢語詞典》引《明史·職官志》為例,稱總督、巡撫等封疆大吏的衙署亦被尊稱為“大府”,如“大府檄下,州縣承命”。

  3. 上級機構或幕府

    在公文書信中,“大府”常作為下級對直屬上級衙門的敬稱,如清代學者章學誠《文史通義》中“呈文大府”的表述,即指向更高層官府呈遞文書。

  4. 幕府職能引申

    《史記·酷吏列傳》載“以湯為無害,言大府”,此處“大府”特指丞相府或大将軍幕府,代指決策核心機構。此用法在漢魏文獻中尤為常見。

該詞現代漢語已不常用,主要用于曆史研究或古籍解讀領域。

網絡擴展解釋

“大府”一詞在不同曆史時期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為詳細解釋:

一、詞義演變與用法

  1. 周代掌管財币的機構
    根據《周禮》記載,大府是天官所屬的官職,負責管理府藏和會計事務,輔助大宰征收賦稅、分配財物,下屬有各類官吏。此時“大府”是具體職官名,與“九府”并稱(、)。

  2. 漢代泛指公府或高官
    《史記·酷吏列傳》提到“郡守畏都如大府”,此處“大府”指地位顯赫的高官,甚至被引申為丞相府或上級官府(、、)。

  3. 唐代泛指上級官府
    唐代文獻如柳宗元《童區寄傳》中“州白大府”,以及韓愈《新修滕王閣記》中“躬詣大府”,均指地方官員需上報或請示的上級機構。

  4. 明清時期指總督、巡撫
    例如清代朱琦在《關将軍挽歌》中批評“大府畏懦坐失策”,此處的“大府”特指掌握地方軍政大權的總督或巡撫(、)。

  5. 朝廷的府庫
    宋代《李師師外傳》記載朝廷賞賜“大府錢萬缗”,此處“大府”代指中央財政庫藏,強調其作為國家財庫的功能(、)。


二、綜合辨析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樂樂課堂等來源的原始文獻。

别人正在浏覽...

阿好哀挽骜主白話戲白檢白石爛百順千隨本才币重言甘裁紅點翠猝爾得手應心點磨頂缺惡言厲色風裡楊花風韻猶存光傥谷米呴煦黃膠枷梢賈息傑句接龍金冊金珰镌劖郡課課時濫獄鬣葵美術眉葉門吊兒門阙缗蠻模态推理目不暇給乾旱淺教千載一時情理窮大失居犬吠之盜驅蹇讓牍灑光桑榆之禮殺掠山川米聚生肉枯骨食積受钺四飯俗化鐵骨铮铮統嗣娓娓而談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