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superior local authorities] 上級官府
州白大府。——唐· 柳宗元《童區寄傳》
(1). 周 代掌管財币的機構。參見“ 九府 ”。
(2).公府。《史記·酷吏列傳》:“以 湯 為無害,言大府。” 裴駰 集解引 韋昭 曰:“大府,公府。”《漢書·張湯傳》 顔師古 注雲:“大府,丞相府也。”
(3).泛指上級官府。 唐 韓愈 《新修滕王閣記》:“以為當得躬詣大府,受約束於下執事。”
(4). 明 清 時亦稱總督、巡撫為“大府”。 清 朱琦 《關将軍挽歌》:“惜哉大府畏懦坐失策,犬羊自古終難馴。”
“大府”一詞在不同曆史時期和語境中有多重含義,以下為詳細解釋:
周代掌管財币的機構
根據《周禮》記載,大府是天官所屬的官職,負責管理府藏和會計事務,輔助大宰征收賦稅、分配財物,下屬有各類官吏。此時“大府”是具體職官名,與“九府”并稱(、)。
漢代泛指公府或高官
《史記·酷吏列傳》提到“郡守畏都如大府”,此處“大府”指地位顯赫的高官,甚至被引申為丞相府或上級官府(、、)。
唐代泛指上級官府
唐代文獻如柳宗元《童區寄傳》中“州白大府”,以及韓愈《新修滕王閣記》中“躬詣大府”,均指地方官員需上報或請示的上級機構。
明清時期指總督、巡撫
例如清代朱琦在《關将軍挽歌》中批評“大府畏懦坐失策”,此處的“大府”特指掌握地方軍政大權的總督或巡撫(、)。
朝廷的府庫
宋代《李師師外傳》記載朝廷賞賜“大府錢萬缗”,此處“大府”代指中央財政庫藏,強調其作為國家財庫的功能(、)。
如需進一步考證,可參考漢典、樂樂課堂等來源的原始文獻。
大府:這個詞是指大型的官署或辦公機構,一般用來指代地方政府。
拆分部首和筆畫:大府的拆分部首是大字的大,筆畫數為3。
來源:大府一詞源自于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指代轄區内的地方政府機構。
繁體:大府的繁體字為「大府」。
古時候漢字寫法:在古代,大府的寫法可能有所不同,但意思和現代相同。
例句:1. 他在大府工作已有多年了。 2. 這座大府是地方行政中心。
組詞:大府可以作為一個詞語使用,沒有常見的組詞方式。
近義詞:大府的近義詞包括地方政府、市府、縣府等。
反義詞:大府的反義詞可以是小府,指小型的官署或辦公機構。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