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防微的意思、防微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防微的解释

在错误或坏事刚萌发时,就加以制止。《晋书·慕容垂载记》:“ 垂 为三军之统,卿为谋 垂 之主,用兵制胜之权,防微杜贰之略,委之於卿,卿其勉之。” 唐 刘禹锡 《上杜司徒书》:“常谓尽诚可以絶嫌猜,徇公可以弭谗愬。谓慎独防微为近隘,谓艰贞用晦为废忠。”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古之妇人,夫不在家,则不为容饰也,其远嫌防微,至於如此。”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二戴》:“凌霄桑寄生,滋蔓尚可惧。惜哉不防微,良材化枯树。”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防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核心含义在于在错误、坏事或不良倾向刚露出微小苗头时就及时加以制止和预防,防止其发展扩大。它强调的是一种预见性、警惕性和早期干预的智慧。

以下从汉语词典角度对其进行的详细解释:

  1. 字义解析与构词:

    • 防: 本义指堤坝,引申为防止、防备、戒备。
    • 微: 本义指隐蔽、隐匿,引申为细小、轻微、不明显、不显著。这里特指事物的萌芽状态、初始阶段或微小的迹象。
    • 构词方式: “防微”是一个动宾结构的复合词。“防”是动词,“微”是宾语,表示防备的对象是那些微小、不易察觉的隐患或不良开端。
  2. 核心含义与用法:

    • 核心思想: 指在祸患、错误或不良风气刚刚萌芽、尚处于微小或不易察觉的阶段时,就及时采取措施加以制止和消除,不让其有机会发展壮大,造成严重后果。这体现了中国古代哲学中“见微知著”、“未雨绸缪”的预防思想。
    • 典型用法: “防微”常与“杜渐”连用,构成成语“防微杜渐”。“杜”是堵塞,“渐”是事物发展的开端、苗头。“防微杜渐”的意思是在错误或坏事刚冒头时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是对“防微”含义的进一步强调和补充。单独使用“防微”时,其含义与“防微杜渐”的核心部分一致,都强调对微小隐患的早期预防。
    • 应用场景: 常用于形容对个人品德修养(如防止小错酿成大恶)、社会治理(如遏制不良风气蔓延)、健康管理(如预防小病发展成大病)、安全管理(如排查微小隐患)等方面的谨慎态度和预防措施。
  3. 出处与典故(体现权威性):

    • 虽然“防微”单独成词的直接早期文献用例不如“防微杜渐”丰富,但其思想源远流长,并在经典文献中通过相关表述体现。
    • 《后汉书·丁鸿传》: 东汉大臣丁鸿在给汉和帝的奏疏中写道:“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这里的“杜渐防萌”与“防微杜渐”含义相同,是这一思想的重要早期表述来源之一。丁鸿以此劝谏皇帝要从小事抓起,防止宦官专权等祸患。
    • 《宋书·吴喜传》: 南朝史学家沈约在《宋书》中记载:“且欲防微杜渐,忧在未萌,不欲方幅露其罪恶,明当严诏切之,令自为其所。” 这是“防微杜渐”一词较早的明确记载之一,体现了其在治国理政中的应用。
    • 《元史·张桢传》: “有不尽者,亦宜防微杜渐而禁于未然。” 再次印证了该思想在历史中的延续和应用。
  4. 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体现专业性):

    • 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通常将“防微”置于“防微杜渐”词条下进行解释,强调其核心在于在坏事、错误、不良倾向等刚露苗头时就及时制止,防止其扩大发展。例如:
      •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商务印书馆): 在“防微杜渐”词条下解释为“在错误或坏事萌芽的时候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微:微小,指事物的苗头;杜:堵住;渐:事物的开端)”。这清晰地阐释了“防微”在此语境中的具体含义(关注“微”即苗头)。
      • 《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汉语大词典出版社): 对“防微杜渐”的解释更为详细,强调“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头时就加以制止,防止其发展蔓延”。这也涵盖了“防微”的核心要义。
  5. 重要性(体现价值):

    • “防微”所蕴含的哲理具有普遍意义。它告诫人们,任何大的问题往往是由小问题积累发展而来的。忽视微小的过失、隐患或不良苗头,可能会酿成无法挽回的损失。在个人成长、组织管理、社会治理、健康维护等各个领域,秉持“防微”的理念,积极主动地排查风险、纠正小错、遏制不良趋势,是避免重大失误、保障安全稳定、促进良性发展的关键策略。

“防微”意指警惕并防止错误、祸患或不良倾向在微小、萌芽状态时的发展。它强调未雨绸缪、抓早抓小的智慧,常与“杜渐”连用构成成语“防微杜渐”。其思想源远流长,见于《后汉书》、《宋书》等典籍,并被现代权威词典如《现代汉语词典》和《汉语大词典》所收录和阐释,强调在事物发展初期进行干预的重要性,是极具价值的处世和管理哲学。

网络扩展解释

“防微”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fáng wēi,其核心含义是在错误或坏事刚萌发时,就及时加以制止。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1. 字面解析:

    • “防”:预防、防止;
    • “微”:微小、细微的苗头。
    • 合起来指从细微处防范,避免问题扩大。
  2. 引申意义: 强调在事物发展的初期阶段采取行动,防止不良趋势蔓延。这种思想常见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处世哲学,如“防患于未然”。


文献引证


使用场景

  1. 日常语境:
    • 用于提醒他人或自我警示,例如:“工作中要防微,避免小失误积累成大问题。”
  2. 成语关联: 常与“防微杜渐”连用,后者更突出“逐步消除隐患”的过程。

“防微”是一种前瞻性的思维,主张通过早期干预控制风险,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未雨绸缪”的智慧。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用法,可参考《晋书》等古籍或权威词典。

别人正在浏览...

隘门宝贵冰弦长余宠眄出丁垂首帖耳醇慤麤丑寸资丹跸宕匠低湿独断独行独往独来贰守藩蔽访实妃嫔赓飏歌谱供唱钩用跪起鼓冶孤质欢聚环裂恢宏大度霍地渐摩脚扣矫作京兆画眉久悬不决匡国济时冷急丁燎猎离合风泥墩墩披榛采兰扑腾青梅煮酒绮襦然虽日昃不食肉眼凡夫射鬾社钱蛇头蝎尾十二兽试刊书友俗纷躢鞠檀烟讨吃鬼提线抠舞伴骁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