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微的意思、防微的详细解释
防微的解释
在错误或坏事刚萌发时,就加以制止。《晋书·慕容垂载记》:“ 垂 为三军之统,卿为谋 垂 之主,用兵制胜之权,防微杜贰之略,委之於卿,卿其勉之。” 唐 刘禹锡 《上杜司徒书》:“常谓尽诚可以絶嫌猜,徇公可以弭谗愬。谓慎独防微为近隘,谓艰贞用晦为废忠。” 宋 罗大经 《鹤林玉露》卷十一:“古之妇人,夫不在家,则不为容饰也,其远嫌防微,至於如此。” 清 王士禛 《池北偶谈·谈艺一·二戴》:“凌霄桑寄生,滋蔓尚可惧。惜哉不防微,良材化枯树。”
词语分解
- 防的解释 防 á 戒备,预先作好应急的准备:防止。防备。预防。防范(防备,戒备)。防患未然。防意如城(指严格控制个人欲望,就像守城防敌一样)。防微杜渐(在坏事和错误刚冒头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以免发展下去)。 守卫
- 微的解释 微 ē 小,细小:细微。轻微。微小。微型。微观。微雕。微积分。微电脑。微量元素。谨小慎微。微乎其微。 少;稍:稍微。微笑。微调(俹 )。 衰落;低下:卑微。微贱。 精深;精妙:微妙。精微。微言大义。
网络扩展解释
“防微”是一个汉语词语,拼音为fáng wēi,其核心含义是在错误或坏事刚萌发时,就及时加以制止。以下是详细解释:
基本释义
-
字面解析:
- “防”:预防、防止;
- “微”:微小、细微的苗头。
- 合起来指从细微处防范,避免问题扩大。
-
引申意义:
强调在事物发展的初期阶段采取行动,防止不良趋势蔓延。这种思想常见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处世哲学,如“防患于未然”。
文献引证
- 《晋书·慕容垂载记》中提到:“防微杜贰之略”,指提前杜绝潜在的背叛或错误。
- 唐代刘禹锡在《上杜司徒书》中写道:“慎独防微为近隘”,强调独处时也要谨慎防范小过失。
使用场景
- 日常语境:
- 用于提醒他人或自我警示,例如:“工作中要防微,避免小失误积累成大问题。”
- 成语关联:
常与“防微杜渐”连用,后者更突出“逐步消除隐患”的过程。
“防微”是一种前瞻性的思维,主张通过早期干预控制风险,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未雨绸缪”的智慧。如需进一步了解具体文献或用法,可参考《晋书》等古籍或权威词典。
网络扩展解释二
防微(fáng wēi)一词意为预防微小事物的发展,是一种积极的防范措施。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这个词的部首和笔画。
- 部首:阜(fù)
- 笔画:共8画
防微一词的来源较难确定,但据推测可能与古代著名的兵书《孙子兵法》有关,其中有句名言:“夫未战而庙算胜者,得算多也;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这一句中出现了“庙算不胜”一词,而其中的“不胜”与“微”在意义上较为相似,因此认为防微一词可能来源于此。
防微一词在繁体字中的写法与简体字一样,没有发生变化。
古时候的汉字写法与现代有所不同,但关于防微的古代写法较难查找到准确的信息,因此无法给出确切的答案。
以下是一个例句:
- 我们应该重视每一个细微的变化,以便及早采取防微措施。
一些相关的组词包括:
- 防范微小
- 防患未然
- 防止微小变化
一些近义词包括:
- 提前预防
- 防患未然
- 警惕微妙
一些反义词包括:
- 未曾防备
- 不予重视
- 放松警惕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