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措笔的意思、措笔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措笔的解释

下笔。指写作或绘画。《北史·徐招传》:“ 招 少好法律及朝廷旧事,发言措笔,常欲辩析秋毫。” 宋 张表臣 《珊瑚钩诗话》卷一:“ 刘禹锡 作《金陵》诗云:‘千寻铁锁沉 江 底,一片降旗出 石头 。’当时号为絶唱…… 白乐天 读之曰:‘我知后人不復措笔矣。’” 明 顾元庆 《夷白斋诗话》:“公禀天地之正气,融而为江河,结而为山岳,言而为有声之絶景矣。丹青之士,安能措笔哉?”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措笔是汉语中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词汇,其核心含义指书写过程中笔触的停顿或收束动作。从字源学分析,"措"本义为安置、搁置,《说文解字》释为"置也",而"笔"作为书写工具,二者结合构成"安置笔锋"的动态意象。

在文献应用中,措笔特指两种情境:其一为创作中断笔,如《晋书·王羲之传》记载"写《道德经》至半,忽措笔而叹",展现文思受阻的瞬间;其二为书法技法,《中国书法术语辞典》将其定义为运笔转折时的提按控制,强调通过腕力调节墨迹浓淡与线条力度。唐代张怀瓘《书断》曾评王献之作品"措笔敛锋,自然妍妙",印证其在艺术表现中的重要性。

该词在当代语言实践中衍生出比喻义,既可形容行文时的斟酌推敲,如鲁迅《且介亭杂文》自序中"每至深夜措笔,必三易其稿",也可引申为对事务处理的审慎态度,《现代汉语规范词典》将其收录为"形容处事周密"的书面表达。

网络扩展解释

“措笔”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通过以下要点综合解释:

  1. 基本含义
    指写作或绘画时的下笔技巧与方法,强调创作过程中对笔法的选择和运用。例如《北史·徐招传》提到“发言措笔,常欲辨析秋毫”,体现用笔的细致。

  2. 引申意义
    也可形容处理问题的巧妙手法,如提到“表达对创作或处理问题的高超技巧的赞赏”。

  3. 文学典故
    宋代张表臣《珊瑚钩诗话》记载,刘禹锡作《金陵》诗后,白居易感叹“我知后人不复措笔矣”,意指后人难以超越其创作水平。明代顾元庆《夷白斋诗话》则用“丹青之士,安能措笔”形容难以描绘的绝景。

  4. 字源解析
    “措”本义为“放置、安排”(如《说文解字》),而“措笔”可理解为“下笔时的布局与技巧”。

“措笔”既指具体的艺术创作技巧,也延伸为处理事务的智慧,常见于古典文学评价中。

别人正在浏览...

碍挽艾炷报谒猜中豺贪朝门逞娇呈美趁时趁节春方触迕璀烂的当东灵断窗风浮光光荡荡冠名权馆长豪宕和景鸿鹄谋花痴毁龀吉拜精兵简政惊吓荩猷忌三房挤陷龃齚枯槎立年洛食满天木偶人囊橐庖羞鹏池砰駖千伶百俐情操散从官三业山崩海啸石椁适长孙士胄四境蒐括探询天饥同然一辞亡赖子痿疲舞伴屋幕黠骜闲宁写经换鹅系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