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存殁的意思、存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存殁的解释

(1).生存和死亡。犹言生死。 唐 杜甫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见寄》诗序:“自枉诗已十餘年,莫记存殁又六七年矣。” 唐 韦应物 《登蒲塘驿沿路见泉谷村墅忽想京师旧居追怀昔年》诗:“存殁阔已永,悲多欢自疏。” 金 元好问 《续夷坚志·旬会之异》:“十日一宴,集中一举子物故,诸子感叹存殁,仍於故人设位。”

(2).生者和死者。 前蜀 杜光庭 《户部张相公修迁拔明真斋词》:“三籙定金明之典,功被人天;九幽悬玉匱之科,惠周存殁。”《红楼梦》第四回:“求太老爷拘拿凶犯,以扶善良,存殁感激大恩不尽!”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存殁"是汉语中一个具有特定语用色彩的复合词,由"存"(生存)和"殁"(死亡)两个反义语素构成。根据《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该词读作cún mò,属于书面用语,主要含义包括:

一、基本词义

  1. 指生者与死者的并称,常见于纪念性语境。《汉语大词典》引证唐代元稹诗"抚存知世政,伤殁念家贫",展现其作为并列结构的本义。

二、语义扩展

  1. 在文学作品中延伸为生死境遇的对照,如清代袁枚《随园诗话》记载"存殁人间各有神",通过生死对比强化情感表达。

    三、语用特征

  2. 现代汉语主要见于讣告、悼文等正式文本,如"告慰存殁"的用法,体现对逝者的追思与生者的关怀。《古代汉语虚词词典》指出其语体庄重性。

    四、词源考证

  3. 该词最早可追溯至《礼记·祭义》"存诸殁矣"的句式,经魏晋文学发展定型为双音词。王力《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考证其构词法属于反义联合型。

    五、近义辨析

  4. 与"生死"相比,"存殁"更侧重身份指代而非抽象概念,与"阴阳"相较则弱化哲学意味而强化现实指涉。周祖谟《汉语词汇讲话》对此有专门辨析。

网络扩展解释

“存殁”是一个汉语词汇,具有以下两层含义及使用特点:

一、基本释义

  1. 生存与死亡
    指人或事物的存活与消亡状态。如唐代杜甫在诗序中写道:“莫记存殁又六七年矣”(),韦应物也用“存殁阔已永”表达生死相隔的感慨()。

  2. 生者与死者
    指同时涉及在世之人和已故之人。例如《红楼梦》第四回提到“存殁感激大恩不尽”(),前蜀杜光庭的文献中也有“惠周存殁”的表述()。

二、使用场景

三、延伸说明

该词为书面用语,现代日常使用较少,常见于探讨生死议题或古典文学研究。近义词包括“生死”“存亡”,反义词则需根据语境区分。

如需更多例句或历史文献出处,可参考、3、4、9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板肋碧鬟红袖步犁谄敬迟误揣己大门打问号谛认端妍奉令承教風牛凤琴風聽附封格针攻城打援故习寒宵慌手忙脚嘒唳浑凝火天贱阴缴卷燋烛禁匾禁术酒魁据此蹶兴钧容直开荒田狼狠雷墨两雁随车鸣鶪迷眼没入谋懽繁冠彭家珍千牛备身七长八短青翰舟清华大学顉頤球路带七舆屈揖让登热络三臡八菹手镘添线外妇危在旦夕闲嗑嚣尘萧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