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現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學習工具 > 漢語詞典

存殁的意思、存殁的詳細解釋

關鍵字:

存殁的解釋

(1).生存和死亡。猶言生死。 唐 杜甫 《追酬故高蜀州人日見寄》詩序:“自枉詩已十餘年,莫記存殁又六七年矣。” 唐 韋應物 《登蒲塘驿沿路見泉谷村墅忽想京師舊居追懷昔年》詩:“存殁闊已永,悲多歡自疏。” 金 元好問 《續夷堅志·旬會之異》:“十日一宴,集中一舉子物故,諸子感歎存殁,仍於故人設位。”

(2).生者和死者。 前蜀 杜光庭 《戶部張相公修遷拔明真齋詞》:“三籙定金明之典,功被人天;九幽懸玉匱之科,惠周存殁。”《紅樓夢》第四回:“求太老爺拘拿兇犯,以扶善良,存殁感激大恩不盡!”

詞語分解

專業解析

"存殁"是漢語中一個具有特定語用色彩的複合詞,由"存"(生存)和"殁"(死亡)兩個反義語素構成。根據《現代漢語詞典》第7版,該詞讀作cún mò,屬于書面用語,主要含義包括:

一、基本詞義

  1. 指生者與死者的并稱,常見于紀念性語境。《漢語大詞典》引證唐代元稹詩"撫存知世政,傷殁念家貧",展現其作為并列結構的本義。

二、語義擴展

  1. 在文學作品中延伸為生死境遇的對照,如清代袁枚《隨園詩話》記載"存殁人間各有神",通過生死對比強化情感表達。

    三、語用特征

  2. 現代漢語主要見于訃告、悼文等正式文本,如"告慰存殁"的用法,體現對逝者的追思與生者的關懷。《古代漢語虛詞詞典》指出其語體莊重性。

    四、詞源考證

  3. 該詞最早可追溯至《禮記·祭義》"存諸殁矣"的句式,經魏晉文學發展定型為雙音詞。王力《古漢語常用字字典》考證其構詞法屬于反義聯合型。

    五、近義辨析

  4. 與"生死"相比,"存殁"更側重身份指代而非抽象概念,與"陰陽"相較則弱化哲學意味而強化現實指涉。周祖谟《漢語詞彙講話》對此有專門辨析。

網絡擴展解釋

“存殁”是一個漢語詞彙,具有以下兩層含義及使用特點:

一、基本釋義

  1. 生存與死亡
    指人或事物的存活與消亡狀态。如唐代杜甫在詩序中寫道:“莫記存殁又六七年矣”(),韋應物也用“存殁闊已永”表達生死相隔的感慨()。

  2. 生者與死者
    指同時涉及在世之人和已故之人。例如《紅樓夢》第四回提到“存殁感激大恩不盡”(),前蜀杜光庭的文獻中也有“惠周存殁”的表述()。

二、使用場景

三、延伸說明

該詞為書面用語,現代日常使用較少,常見于探讨生死議題或古典文學研究。近義詞包括“生死”“存亡”,反義詞則需根據語境區分。

如需更多例句或曆史文獻出處,可參考、3、4、9等來源。

别人正在浏覽...

半面不忘半仙表現型不過爾爾層楹讒莠傳吏撮捧大劫單欵誕罔不經隊伍讀帖洱海二指風腳負釁膏火規報邗水韓熙載夜宴圖漢語拼音字母皓然诃讓合沓胡臭恢詭谲怪婚約減死緊擠濟涉跻堂九家醵醵居龐兩心相悅連注料物臨别贈語廪藏李邕龍逄門到戶說面靥遷拔青黃不接輕音樂柔心弱骨三祇是非口舌師昭霜照隨計條寫團窠錦王莊為情威刑肅物五官将下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