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投钩的意思、投钩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投钩的解释

(1).犹拈阄。《荀子·君道》:“探筹投鉤者,所以为公也;上好曲私,则臣下百吏乘是而后偏。”《东观汉记·甄宇传》:“时博士祭酒议欲杀羊,称分其肉, 宇 曰不可。又欲投鉤, 宇 復耻之。 宇 因先自取其最瘦者,由是不復有争讼。” 唐 皮日休 《登初阳楼寄怀北平郎中》诗:“投鉤列坐围华烛,格簺分朋占靚妆。” 章炳麟 《************解》:“情伪不知,利病不审,坐而论道则勿能,纵令随众予夺,亦与投鉤何异?”

(2).投下鱼钩。《艺文类聚》卷五七引 汉 傅毅 《七激》:“纶不虚出,矢不徒降;投鉤必获,控弦加双。”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投钩”一词在中文中有两层主要含义,具体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1. 拈阄(抽签/抓阄)
    指通过随机抽取的方式决定事务分配或选择,体现公平性。例如:

    • 《荀子·君道》提到:“探筹投钩者,所以为公也”,强调其作为公正手段的作用。
    • 《东观汉记·甄宇传》记载学者通过“投钩”分羊肉,后因甄宇谦让而终止争议。
  2. 投下鱼钩(字面动作)
    指钓鱼时抛掷鱼钩的行为。例如:

    • 汉代傅毅的《七激》描述:“投鉤必获,控弦加双”,展现精准的捕鱼技巧。

二、引申含义(需谨慎参考)

部分资料(如)提到“投钩”作为成语的比喻义,形容“用不正当手段谋利”。但此释义未被多数权威来源广泛收录,可能为特定语境下的引申用法。

三、总结

网络扩展解释二

投钩的含义

投钩是一个成语,指的是用心计去引诱、诱使别人入彀,从而达到某种目的的行为。

拆分部首和笔画

投钩的部首是钩,笔画数为12。

来源

投钩这个成语最早出现在《左传》中,原文是“吴起将兵于外,成侯弗言之也,曰:‘惧其成乎哉?’曰:‘不敢辞也。臣闻人将见其亲而问其疾者,必投医乡之,虽不能已,犹为之治也。夫将兵於外,不可以累于闻蔡能,臣故投钩睢水,使公杀之。’”

繁体字

投鉤

古时候汉字写法

投钩的古字形是“钩”和“匡”的合体,形状像是一个上钩的形状。

例句

他利用投钩的手段,成功地将对方诱骗进了圈套。

组词

投机、投资、投降、投票

近义词

设陷、设圈套、引诱、诱惑

反义词

揭露、揭发、揭开、拆穿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