邦盗的意思、邦盗的详细解释
邦盗的解释
窃取国家宝物的人。《周礼·秋官·士师》:“掌士之八成……六曰为邦盗。” 郑玄 注:“窃取国家之宝藏者。”
词语分解
- 邦的解释 邦 ā 国:友邦。邻邦。邦交(国和国之间的正式外交关系)。邦国(国家)。邦人(本国的人)。 国 笔画数:; 部首:阝; 笔顺编号:
- 盗的解释 盗 à 偷窃,用不正当的手段营私或谋取:盗窃。盗贼。盗伐。盗掘。盗运。盗卖。盗用。盗名欺世(亦称“欺世盗名”)。 偷窃或抢劫财物的人:海盗。强盗。窃国大盗。 匪窃偷 笔画数:; 部首:皿; 笔顺编号
网络扩展解释
“邦盗”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具体解释如下:
词义解析
- 基本含义:指窃取国家宝物的人。该词由“邦”(国家)和“盗”(盗窃)组合而成,强调对国家重要财物的非法占有行为。
文献出处
- 最早见于《周礼·秋官·士师》:“掌士之八成……六曰为邦盗。” 东汉郑玄注解为:“窃取国家之宝藏者。”
这里“邦盗”被列为古代司法审判中的八种重大罪名之一,可见其严重性。
词义演变
- 古代多用于法律或典籍中,指代对国家财物(如祭祀礼器、珍宝等)的盗窃行为。
- 现代汉语中已极少使用,属于历史词汇。
应用场景
- 常见于古籍研究、历史文献或文言文解读,例如描述古代盗窃国库的案例。
总结来看,“邦盗”一词在古代具有明确的法律和社会含义,反映了对国家安全及财产保护的重视。如需进一步了解古代法律术语,可参考《周礼》等典籍。
网络扩展解释二
邦盗(bāng dào)是一个由两个汉字组成的词语。它的拆分部首是邦(bāng)的部首是⻏,笔画数为6;盗(dào)的部首是皿,笔画数为10。邦盗来源于古代汉字,是古人用来形容国家之间的盗窃行为的词语。
在繁体字中,邦盗的写法与简体字相同。因此,在繁体字里,邦(bāng)和盗(dào)的写法都保持不变。
古时候,邦盗的写法可能与现在稍有不同,但整体上仍保持了相似的意义。这种包括盗窃在内的不正当行为在古代是被视为一种严重的罪行。
以下是一个关于邦盗的例句:他们密谋着向邻国进行邦盗行动。
邦盗这个词可以与其他词语结合成新的组词,这取决于语境和意图。例如,“邦国盗贼”表示一种国家被外国盗贼侵犯的情况。
与邦盗相关的近义词包括“国际盗窃”、“领土窃取”等,这些词语都表示国家间的非法行为。
反义词“友邦”则表示两个国家之间友好和睦的关系,与邦盗的概念相反。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所帮助!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