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谓事之所由始。
谓事之所由始。《文子·下德》:“若开其鋭端而纵之,放僻淫佚,而禁之以法,随之以刑,虽残贼天下,不能禁其姦也。”旧注:“防之不在其本,而制之于必犯,若抱薪救火,以资其盛也。”
“鋭端”是一个较为生僻的文言词汇,其核心含义为“事之所由始”,即指事物的起因或开端。以下是具体解析:
基本释义
根据《文子·下德》中的用例(如“开其鋭端而纵之”),该词强调对事物初始阶段的把控。旧注进一步指出,若放任开端而不加约束,即使通过法律和刑罚也难以遏制后续的弊端,类似“抱薪救火”。
语境与用法
该词多用于古代哲学或政论文本中,常与治国、修身等宏观议题相关,例如讨论如何从根源上防范社会问题。
注意点
建议需要深入研究的用户查阅《文子》等原典,或参考权威古籍注解工具书以获取更精准的释义。
鋭端(ruì duān),是一个汉字词语,意为锐利的边或尖端。
该字由两个部首组成,分别是金部(钅)和端部(耑)。金部是汉字的部首之一,表示与金属相关的事物。端部是一个现代字形,原字形为两个高耸的山峰,象征尖锐的形状。
鋭端的来源早于晚周时期,当时的写法为“鈅端”,意为尖锐的物体。
鋭端的繁体写法为“銳端”,即将“钅”替换为“金”部首。
在古代,鋭端的写法与现代略有不同。它的旧字形为“鈅”加上“耑”部首。字形由两个部分组成,上面是“耑”部,下面是“鈅”。
1. 他用鋭端的刀片轻松地剥开了橘子皮。
2. 她的眼神锐利如鋭端的剑。
鋭角(ruìjiǎo):锐利的角度
鋭利(ruìlì):锋利的
鋭鋒(ruìfēng):锐利的刀锋或尖端
锋利、尖锐、锐利
钝、迟钝、钝端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