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等候叩问。《礼记·儒行》:“儒有席上之珍以待聘,夙夜强学以待问。”《周书·李贤传》:“夫人各有志, 贤 岂能彊学待问,领徒授业耶!” 唐 马戴 《下第寄友人》诗:“ 金门 君待问,石室我思归。” 清 江藩 《<汉学师承记>序》:“所以四海九州强学待问者,咸沐菁莪之雅化。”
“待问”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和用法可从以下角度综合解析:
“待问”指等候他人来询问或解答问题,强调处于等待被咨询的状态。现代引申义可表示事情的结果尚未确定,需进一步确认。
提示: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多见于文献或特定语境。如需具体造句示例,可参考中的部分表达。
待问是一个动词短语,意思是等待去问,指在某个问题或情况未明确之前暂时等待并保留提问的权利。
待问可以拆分为“彳”、“口”和“言”三个部首,总共有12个笔画。
“待问”一词的来源可以追溯到古代。在古代文献中,常常看到官员或者学者们在信件或文件中使用“待问”一词,表示待有关方面核实后再给予回答。
“待問”是“待问”的繁体字形式。
在古代,汉字的写法和现在稍有不同。古时候,待问的写法则是类似于“‘誠’,‘言’是上半截。”如此类推。
1. 我对这个问题不确定,所以我只能待问后才能给你答复。
2. 这个事情涉及到很多细节,所以我暂时还没有答案,请您耐心待问。
3. 在做决定之前,我们需要对这个问题进行更多的研究和探讨,现在只能暂时待问。
待定、待办、待定案件、待遇、待客等。
待答、待询、待查、待明、待解等。
解释、明晰、回答、清楚等。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