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期的意思、待期的详细解释
待期的解释
(1).谓等待寿终。 汉 蔡邕 《陈太丘碑》:“絶望已久,饰巾待期而已。”
(2).等待约定的时间。《文选·沉约<齐故安陆昭王碑文>》:“尽 任棠 置水之情,弘 郭伋 待期之信。” 李善 注引 司马彪 《续汉书》:“ 郭伋 拜 并州 牧,行部 西河 ,到 美稷 ,数百小儿各骑竹马逢迎。 伋 问曰:‘儿曹何自远来?’对曰:‘闻使君到,喜,故来迎。’ 伋 谢曰:‘辛苦诸童。’小儿復送至郭门外,问使君何日当还, 伋 谓别驾,计日告之。行部还,入 美稷 ,先期一日。 伋 念负诸儿,即止野亭,须期乃往, 伋 重信得人心,皆此类也。”
词语分解
- 待的解释 待 à 等,等候:待到。待旦。拭目以待。 以某种态度或行为加之于人或事物:对待。招待。待遇。待人接物。 将,要(古典戏曲小说和现代某些方言的用法):正待出门,有人来了。 待 ā 停留,逗留,迟延:你
- 期的解释 期 ī 规定的时间,或一段时间:定期。限期。期限。学期。 量词,用于刊物或其他分期的事物:第五期。 盼望,希望:期望。期冀。期盼。期待。 限度:“征敛无期求索无度”。 必,决定:“期死,非勇也”。 〔
网络扩展解释
待期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
等待寿终
指静候生命自然终结,常见于古代文献描述隐退或超脱世俗的态度。例如:汉代蔡邕《陈太丘碑》记载“饰巾待期而已”,指陈寔面对政治动荡时选择淡泊处世。
-
等待约定的时间
强调遵守承诺或约定,典故出自《后汉书·郭伋传》:郭伋巡视美稷县时,因提前一日返回,为不失信于孩童,特意在郊外亭中留宿至约定日期再入城,体现重诺精神。
应用示例
- 古籍语境:多用于表达隐士的处世态度或守信行为(如“须期乃往”)。
- 现代用法:可引申为“严阵以待”“期待结果”等场景(如“参试人员严阵以待”)。
该词为左右结构,拼音为dài qī,需注意“期”在古汉语中有时读作qí(如标注),但现代统一为qī。
网络扩展解释二
待期(dài qī)是一个常用词汇,意思是等待的时间。现在让我们来拆分一下这个词的部首和笔画。待的部首是彳,期的部首是月,待的笔画数是3,期的笔画数是9。这个词的来源比较普遍,可以追溯到古代汉语。繁体字的写法和简体字相似,只是笔画有些微小的差异。在古时候,这个词的汉字写法也有所不同,但是它的基本意义没有改变。
下面是一个例句:我正在等待一个重要的时间段,这是我人生中的一个待期。
一些与待期相关的词汇有等待、期待、期限。等待和待期有近义关系,都是指等待的时间。期待也可以和待期互换使用,表示对某个事件或时间的期待。期限是指一个特定的时间范围。
至于反义词,我想到的有及期,表示提前完成或在约定时间之前发生某事。当然,这只是一个例子,可能还有其他的反义词存在。
希望这些内容对你有所帮助!如有其他问题,我很乐意回答。
别人正在浏览...
暗漠碧荣不斩仓蠹豺狼赤旆呆似木鸡打破砂锅大蒜涤烦子滴酒不沾独宿鄂尔多工资总额光棍刮刷轨书珩佩鹤媒闳休欢呼雀跃忽悠悠嘉年坚严剞劂氏京囷惊沙进祝寄主靠背口费劳疚两面政权灵粮六计梅花调内父跑了和尚跑不了庙蚍蜉酒草情爱碛月筌拾袪裼热嘴声列审喻实效説东道西説载鼠窃搜奇苏子铁例土田为虎添傅翼伪师武功体无与为比香案象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