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穿山甲的意思、穿山甲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穿山甲的解释

[pangolin] 鳞甲目穿山甲科(Manidae)穿山甲属( Manis )有胎盘哺乳动物

详细解释

哺乳动物。体和尾被有覆瓦状的角质鳞。头呈圆锥形,吻尖,口、耳和眼较小。无齿,舌细长,伸缩自如。四肢较短,爪长而尖锐有力,用以刨土觅食或掘洞穴居。产于我国 长江 以南及 越南 、 缅甸 等地。鳞片可入药,主治恶疮、疯症、乳汁不通等症。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穿山甲(学名:Manis),在汉语词典中释义如下:

一、基本释义

  1. 名词
    • 动物学定义:一种全身覆盖瓦状角质鳞片的哺乳动物,属鳞甲目穿山甲科。其名称源于其擅长挖掘洞穴的习性(“穿山”)与鳞甲外形(“甲”)的结合。
    • 行为特征:昼伏夜出,以长舌舔食蚁类、白蚁为生,遇敌时蜷缩成球状以鳞甲自卫。

二、生物学特征

三、文化与传统应用

四、语言文化延伸


权威参考资料:

  1. 《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基础释义。
  2.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兽类》,科学出版社,2021年:生态与保护数据。
  3.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年:传统药用记录。
  4. 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全球保护等级评估。

网络扩展解释

以下是关于“穿山甲”的详细解释:

一、定义与别称

“穿山甲”是鳞甲目穿山甲科哺乳动物的统称,学名Manis,古称“鲮鲤”(因其鳞片似鲤而得名)。其名称源于其挖洞习性和覆盖全身的坚硬鳞片。


二、生物特征

  1. 形态特征

    • 体形狭长,全身覆盖覆瓦状排列的角质鳞片(由角蛋白构成,类似人类指甲),仅腹部和四肢内侧无鳞。
    • 头部圆锥形,视觉退化,嗅觉灵敏;舌长且黏,无牙齿,以舔食蚁类为生。
    • 前爪发达,擅长挖洞,但实际无法“穿山”,主要用于觅食或筑巢。
  2. 分类地位
    穿山甲是唯一具有鳞片的哺乳动物,属于真兽亚纲鳞甲目,现存8种,主要分布于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及亚热带地区。


三、习性与行为


四、保护现状

由于鳞片药用需求(传统中医认为其有活血散结等功效)和栖息地破坏,穿山甲成为全球最濒危的哺乳动物之一。2020年起,中国《药典》已删除穿山甲药用标准,全面禁止捕猎和贸易。


五、扩展知识

如需进一步了解其分类或保护行动,可查看来源网页。

别人正在浏览...

拜堂百宵编舆长陌尘境虫臂拒辙充试锄耘当务地峡东东都都知鹅掌菜非想天圪弹鬼窟鬼目菜核电厂后军花虫惑易醮事结根进善惩奸苴茅焘土块儿冷孤丁刘项彔彔緑骥霾晶匉匐娉娉袅袅丕应卡脖子乾货奇利青蛉檾蔴块青梼青翼琼书润身箬篷桑梓三迁之教三寝赏弄生怜石鼻塔庙谈无逃避无声无臭虾魁香缯翔翥笑散小业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