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畏敌如虎的意思、畏敌如虎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畏敌如虎的解释

害怕敌人就像害怕老虎一般。语本《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 亮 復出 祁山 ” 裴松之 注引 晋 习凿齿 《汉晋春秋》:“ 贾栩 、 魏平 数请战,因曰:‘公( 司马懿 )畏 蜀 如虎,奈天下笑何!’ 宣王 病之。” 明 徐光启 《谨申一得以保万全疏》:“省兵之餉并以厚战士,以精器甲,自然人贾勇,何至如今畏敌如虎,视营伍如蹈阱乎?”

词语分解

网络扩展解释

“畏敌如虎”是一个汉语成语,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基本含义

形容对敌人极度畏惧,如同害怕凶猛的老虎一般。通常用于批评在对抗中因过度怯懦而丧失主动性的态度。


二、出处与演变

  1. 历史典故:最早可追溯至《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裴松之注引《汉晋春秋》,记载司马懿因畏惧蜀军而被讽刺“畏蜀如虎”。
  2. 明代引用:徐光启在《谨申一得以保万全疏》中批评军队“畏敌如虎,视营伍如蹈阱”,强化了其贬义色彩。
  3. 现代应用:毛泽东在《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以此批评消极防御的战略,使该成语更广为人知。

三、用法与示例


四、近义与反义


补充说明

该成语含明显贬义,强调因恐惧导致的决策失误或行动退缩。需注意语境,避免误用为中性描述。如需更完整信息,可参考《汉典》或历史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畏敌如虎

「畏敌如虎」是一个成语,意思是对待敌人像对待凶猛的老虎一样畏惧。这个成语表达了对敌人的恐惧和警惕之情。

这个成语由四个汉字组成,可以拆分为「畏」、「敌」、「如」和「虎」。其中,「畏」的部首是「田」,共有六个笔画;「敌」的部首是「攴」,共有八个笔画;「如」的部首是「女」,共有六个笔画;「虎」的部首是「虍」,共有七个笔画。

这个成语的来源可以追溯到中国古代的《战国策》一书。在古代充满了战乱和不安的时期,人们对于敌人的恐惧和警惕是必不可少的。对待敌人要像对待凶猛的老虎一样慎重,以免受到伤害。

在繁体字中,「畏敌如虎」的写法为「畏敵如虎」,没有太大的变化。

古时候汉字的写法有所差异,「畏敌如虎」在古代常用繁体字写作「畏敵如虎」,具体的字形和现代汉字略有不同。

这个成语可以用于例句中,例如:面对强大的对手,我们要畏敌如虎,才能有取胜的机会。

和「畏敌如虎」相关的组词有「敌我矛盾」、「敌视」、「敌人」等。其中,「敌我矛盾」指的是敌对双方之间的矛盾;「敌视」表示对敌人抱有敌意;「敌人」则是指针对自己的敌对势力或个体。

与「畏敌如虎」意义相反的成语为「战胜困难」、「勇往直前」等,这些成语表示战胜困难、坚定勇往直前的意志。

别人正在浏览...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