尺表的意思、尺表的詳細解釋
尺表的解釋
古代用以測日影的一種儀器。《文選·陸機<演連珠>之三四》:“寸管不傃,天地不能以氣欺;尺表逆立,日月不能以形逃。” 呂延濟 注:“表以測日影。” 南朝 宋 劉義慶 《世說新語·言語》:“尺表能審璣衡之度,寸管能測往復之氣。” 劉孝标 注引《周髀》曰:“夏至北方二萬六千裡,冬至南方十三萬五千裡,日中樹表,則無影矣。”《南齊書·文學傳·祖沖之》:“懸象著明,尺表之驗可推;動氣幽微,寸管之候不忒。”
詞語分解
- 尺的解釋 尺 ǐ 中國市制長度單位(亦稱“市尺”。一尺等于十寸。西漢時一尺等于.米,今三尺等于一米):尺素(.一尺長的白絹,借指小畫幅;.書信)。尺短寸長。尺牍。 量長度的器具:竹尺。 像尺的東西:鐵尺。仿尺。
- 表的解釋 表 (⑤錶) ǎ 外部,外面,外貌:表面。外表。儀表。表象。表層。表皮。 顯示:表示。表态。表征。表達。表露。表演。表情。略表心意。 中醫指用藥物把感受的風寒發散出來:表汗。 分類分項記錄事物的文件:
網絡擴展解釋
“尺表”是一個漢語詞語,具有以下多層含義和用法:
一、基本釋義
讀音:chǐ biǎo
本義:指古代用于測量日影的儀器,由“尺”和“表”組成。
- 尺:測量長度的工具;
- 表:記錄或顯示信息的工具,此處特指觀測日影的标杆(如日晷的組成部分)。
二、詳細釋義
-
古代天文儀器
尺表主要用于通過日影測算時間、節氣或地理方位。例如:
- 《南齊書·祖沖之傳》提到“懸象著明,尺表之驗可推”,說明其用于天文曆法推算。
- 《文選·陸機〈演連珠〉》中“尺表逆立,日月不能以形逃”亦描述其功能。
-
引申為衡量标準
在成語中,“尺表”可比喻衡量事物的尺度或準則,例如評價品德、工作成果等。
三、應用場景
- 天文曆法:古代用于制定農曆、測定節氣(如夏至、冬至)。
- 文學比喻:古籍中常借“尺表”表達對精準測量的推崇,或引申為評判依據。
四、古籍出處示例
文獻 |
引文片段 |
《世說新語·言語》 |
“尺表能審璣衡之度,寸管能測往復之氣。” |
《周髀算經》注引 |
“日中樹表,則無影矣。” |
如需進一步了解,可參考漢典等權威來源的詳細解析。
網絡擴展解釋二
《尺表》這個詞的意思是指用來測量長度的工具或儀器。它由兩個部首組成,第一個部首是“屍”,第二個部首是“ㄗ”。它的拼音是chǐ biǎo。《尺表》這個詞的來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漢字,在古時候的漢字寫法中,它是用象形字的方式來表示的。例如,在甲骨文中,尺是用兩條相交的直線來表示的,象征着測量的意義。筆畫方面,這個詞總共有10個筆畫。
在繁體中文中,《尺表》這個詞的寫法和簡體中文基本相同,并沒有太大的差異。它的繁體字就是「尺表」。
以下是《尺表》的一些例句:
1. 我需要一把尺表來測量這個物體的長度。
2. 這個尺表的準确度非常高。
3. 他用尺表繪制了一幅精确的圖紙。
一些和《尺表》相關的組詞有:“尺度”、“量尺”、“标尺”等。近義詞可能包括:“尺子”、“度量器”等。沒有明顯的反義詞與《尺表》相關。
希望以上信息對你有幫助!
别人正在浏覽...
【别人正在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