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赤壁的意思、赤壁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赤壁的解释

[Chibi] 传为中国古代著名的赤壁之战遗址,位于湖北省蒲圻县西北

详细解释

(1).山名。指 汉献帝 建安 十三年(公元208年) 孙权 与 刘备 联军大破 曹操 军队处。在今 湖北 武昌 西 赤矶山 ,与 汉阳 南 纱帽山 隔 江 相对。 北魏 郦道元 《水经注·江水三》:“ 江水 左逕 百人山 (今 纱帽山 )南,右逕 赤壁山 北,昔 周瑜 与 黄盖 诈 魏武 大军处所也。” 宋 黄庭坚 《次韵文潜》:“ 武昌 赤壁 弔 周郎 , 寒溪 西山 寻漫浪。”一说,谓 湖北 蒲圻 西之 赤壁山 。 唐 李吉甫 《元和郡县图志·江南道三·鄂州》:“ 赤壁山 在县( 蒲圻县 )西一百二十里,北临 大江 ,其北岸即 乌林 ,与 赤壁 相对。即 周瑜 用 黄盖 计,焚 曹公 舟船败走处。故 诸葛亮 论 曹公 危於 乌林 是也。”

(2).即 赤鼻矶 。 宋 范成大 《吴船录》卷下:“辰时,过 赤壁 ,洎 黄州 临皋亭 下。 赤壁 ,小赤土山也,未见所谓乱石穿空及蒙茸巉巖之境, 东坡 词赋微夸焉。”参见“ 赤鼻磯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赤壁"一词在汉语中具有多重含义,其核心释义及文化内涵可从以下角度阐释:


一、本义解析

  1. 字面构成

    •赤:指红色,源于土壤或岩石中铁氧化物的颜色,引申为裸露、无植被覆盖的状态。

    •壁:指陡峭的崖岸或山体立面。

    合称指因地质构造或风化作用呈现赭红色的临江崖壁,多见于长江中下游地貌特征。

    来源:《汉语大词典》(商务印书馆,2012年)"赤"字条、"壁"字条。


二、历史地理专指义

  1. 三国古战场遗址

    特指东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大破曹操的战役发生地。现存两处主流考据:

    •蒲圻赤壁(今湖北赤壁市):

    考古发现箭镞、营垒遗迹,被国务院认定为"赤壁之战"遗址,称"武赤壁"。

    来源:《中国历史地名大辞典》(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赤壁"条。

    •黄州赤壁(今湖北黄冈):

    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而闻名,实为误认的文学意象载体,称"文赤壁"。

    来源:《苏轼文集·赤壁赋》(中华书局,1986年)注疏。


三、文学引申义

  1. 文化符号象征

    经苏轼《赤壁赋》升华后,"赤壁"成为:

    •英雄史诗载体:象征以弱胜强的军事智慧(如"樯橹灰飞烟灭")。

    •哲学意境空间:承载宇宙永恒与人生须臾的思辨(如"逝者如斯"之叹)。

    来源:《中国文学意象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18年)第四章。


四、权威考据结论

综合历史文献与地理研究:

  1. 《三国志·周瑜传》:"(曹军)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指向长江南岸赤壁山(今赤壁市)。
  2. 《水经注·江水》:"江水左径百人山南,右径赤壁山北",印证蒲圻赤壁地理方位。

    来源:《三国志集解》(中华书局,1982年);《水经注疏》(江苏古籍出版社,1989年)。


总结定义

赤壁 /chì bì/

名词。本指红色临江崖壁,后专称中国湖北省境内两处历史地标:

  1. 赤壁市赤壁山:三国赤壁之战主战场遗址("武赤壁");
  2. 黄冈市东坡赤壁:苏轼词赋创作地("文赤壁")。

    引申为承载历史事件、文学哲思的文化符号。

    来源:综合《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及上述考据。

网络扩展解释

关于“赤壁”一词的含义,综合历史、地理和文学角度解释如下:

一、地理概念

  1. 实际古战场

    • 位于今湖北省赤壁市(原蒲圻县)西北部的赤壁山,是东汉末年赤壁之战的发生地()。此处临长江南岸,与北岸的乌林隔江相对。
    • 争议:另有学者认为古战场在武昌西赤矶山,但主流观点支持蒲圻赤壁()。
  2. 文学中的赤壁

    • 黄州赤壁(赤鼻矶):因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闻名,但并非真实战场()。

二、历史事件:赤壁之战(公元208年)

  1. 背景

    • 曹操统一北方后率军南下,意图吞并孙权和刘备势力,双方于赤壁展开决战()。
  2. 关键点

    • 火攻战术:周瑜利用曹军不擅水战、战船相连的弱点,借东风以火攻大破曹军()。
    • 结果:奠定三国鼎立格局,曹操败退北方,孙权巩固江东,刘备获荆州()。

三、文学与象征意义

  1. 杜牧《赤壁》诗

    • 借“折戟沉沙”引发对历史的假设:“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暗喻偶然因素改写历史()。
  2.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 以黄州赤壁为背景,咏叹周瑜“雄姿英发”的豪情,寄托对历史与人生的感慨()。
  3. 文化象征

    • 代表以弱胜强、智慧克敌的经典案例,常见于军事与文学领域()。

四、总结

“赤壁”既是具体的地理名称(湖北赤壁市古战场),又是承载历史记忆与文学想象的符号。其核心关联事件为公元208年孙刘联军击败曹操的赤壁之战,而诗歌中的“赤壁”则常融合史实与艺术加工。

别人正在浏览...

闇君百炼半产博采众长不是财门钝驴察观车厢打狗大祀调送地主之仪顿息堕胎風雷之變趺居宫阃公务车官民固获桂府黄心槥车僵偃解翳机构镜目旧教酷似朗笛乐法靓袨蛮声梅禄梅雨面欺鸣嗥南心炮格飘素破栝奇股青髻琼玉辱么三阳开泰三尹赏劳甚迭生仁师工霜营瞬然四蕃踏垫天族通则枉害惜爱胁肩絫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