顿息的意思、顿息的详细解释
顿息的解释
(1).停留休息。 汉 应劭 《风俗通·怪神·石贤士神》:“田家老母到市买数片饵,暑热行疲,顿息石人下小瞑,遗一片饵去,忽不自觉。”《三国志·魏志·鲍勋传》:“帝手毁其表而竞行猎,中道顿息,问侍臣曰:‘猎之为乐,何如八音也?’”《资治通鉴·晋孝武帝太元十二年》:“军至 斗城 ,去 瓮口 二十餘里,解鞍顿息。”
(2).深深叹息貌。 明 冯梦龙 《智囊补·兵智·赵臣》:“ 璋 大惊顿息曰:‘今日非 赵 君,我族矣!’”
词语分解
- 顿的解释 顿 (頓) ù 很短时间的停止:停顿。顿宕。抑扬顿挫。 忽然,立刻,一下子:顿然。顿即。顿悟。茅塞顿开。 叩,跺:顿首再拜。 处理,设置:安顿。整顿。 疲乏:困顿。劳顿。 书法上指运笔用力向下而暂不移
- 息的解释 息 ī 呼吸时进出的气:鼻息。喘息。叹息。窒息。瞬息万变。 停止,歇:休息。歇息。息怒。息兵。息事宁人。息止。平息。偃旗息鼓。 繁殖,滋生:休养生息。滋息。 音信:消息。信息。 儿女:子息。 利钱:息
网络扩展解释
“顿息”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方面综合解析:
一、基本释义
- 停留休息
指暂时停下活动或进程,进行短暂休整。例如《三国志·魏书·鲍勋传》记载的“中道顿息”,即中途停下休息。
- 突然停止
强调动作或状态的骤然中止,如《三国演义》中“风雷顿息”描述自然现象的戛然而止。
- 深深叹息
古义中可表示情绪化的长叹,如明代文献提到的“大惊顿息”。
二、使用场景
- 日常活动:用于描述工作、学习中的短暂停顿(如“暑热行疲,顿息石人下”)。
- 文学描写:常见于古文或书面语,表现自然现象或情感的突然变化(如“狂心刹那顿息”)。
三、词源与例证
- 最早见于汉代《风俗通》,记载老妇“顿息石人下”的典故。
- 构词上,“顿”表停顿,“息”表停止,组合后兼具动作中断与情绪释放的双重含义。
建议结合具体语境理解该词,古籍例证可参考《三国志》《风俗通》等文献。
网络扩展解释二
《顿息》这个词是指短暂的停顿或间歇。它由两个部首组成,左边是“页”部,右边是“立”部,共有6个笔画。这个词的来源及其繁体字写法与现代简体字相同。在古代,这个词的写法与现代相似。
以下是一些关于《顿息》的例句:
1. 在他演讲的时候,观众们都静静地顿息。
2. 心中的激情瞬间顿息,我感到一种平静的力量。
3. 他们的对话顿息了片刻,然后继续往下进行。
一些与《顿息》相关的组词有:暂停、停顿、间歇、休息。
一些与《顿息》近义的词有:停顿、中断、休息。
一些与《顿息》反义的词有:连续、持续、进行。
希望这些信息对你有帮助!如果你有其他问题,可以随时问我。
别人正在浏览...
饱计奔头奔轶绝尘兵多者败罼弋惨狱乘其不意愁瘁抽动出锋出家修行春膏春信辞托东井駧駾对顶角放气发行覆亏服务行业附舟篙工公安派宫钥苟同固然阍竖胡判枯坐令旨涖阼龙尾石龙洋笼烛鸾姿陆战马刺忙工麻札刀勉劳渺无音信某些乾酒妻离子散倾国倾城青田冻润济桑黄师老兵疲使佯寿险霜野讼声腾腾同心一力同样头主洼下详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