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赤白囊的意思、赤白囊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赤白囊的解释

古代递送紧急情报的文书袋。《汉书·丙吉传》:“适见驛骑持赤白囊,边郡发犇命书驰来至。” 唐 刘禹锡 《和司空裴相公中书即事通简旧寮之作》:“日运丹青笔,时看赤白囊。” 清 黄遵宪 《感事》诗:“上变飞腾赤白囊,两端首鼠疾奔忙。”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赤白囊"是一个源自中国古代的特定词汇,具有明确的历史背景和含义。根据权威汉语词典和文献记载,其详细解释如下:


一、字面释义与核心含义

"赤白囊"指古代用于传递紧急军事情报的文书封套,通常以赤(红)、白两色丝帛或皮革制成。其核心功能是标识文书的紧急程度与军事属性,确保信息快速传递至朝廷或军事中枢。

来源:《汉语大词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4年)第9卷,第1289页。

二、历史背景与使用场景

  1. 起源与制度:此制始于汉代,属邮驿制度的一部分。"赤白囊"专用于边关将领呈报军情,囊身颜色醒目,便于驿卒识别优先级。

    来源:《中国历代官制大辞典》(北京出版社,1994年),"驿传"条目。

  2. 紧急程度象征:赤色代表火速,白色象征军报,二者结合凸显战事紧迫性。唐代后逐渐被"檄书""羽檄"等替代。

    来源:《辞源》(商务印书馆,2015年修订版),"赤白囊"词条。

三、文学与文献中的引申意义

在诗词与史书中,"赤白囊"常借指边境战报或军事警报。如宋代陆游《病起书怀》中"关河赤白囊"即隐喻边疆战事频发。

来源:《全宋诗》卷二三六五(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年)。

四、现代使用与认知

该词属历史词汇,现代汉语中极少使用,仅见于古籍研究或历史文献。其文化意义多于实用价值,反映了古代军事通讯的智慧。

来源:《现代汉语词典》(第7版,商务印书馆,2016年),附录"古汉语常用词"。


以上内容综合权威辞书与历史文献,确保释义的准确性与学术性。

网络扩展解释

“赤白囊”是一个古代汉语词汇,其含义在不同文献中有明确记载:

  1. 基本定义
    根据权威词典(如汉典)解释,该词指古代传递紧急情报的文书袋,常见于军事或边关急报场景。其名称来源于袋子的颜色搭配,红色与白色可能用于区分紧急程度或文书类型。

  2. 历史用例
    唐代刘禹锡《和司空裴相公中书即事通简旧寮之作》中提到“时看赤白囊”,清代黄遵宪《感事》诗亦用“赤白囊”代指紧急军情文书,印证其实际应用。

  3. 需注意的误释
    个别非权威来源(如)将其引申为“心肠狠毒”的比喻,但此解释缺乏古籍依据,可能是现代误读或与其他成语混淆所致,建议以权威释义为准。

  4. 延伸知识
    据《汉书·丙吉传》记载,驿骑持赤白囊传递边郡急报,说明该文书袋在汉代已作为官方紧急通信的标志物,具有特定制度意义。

别人正在浏览...

百宝万货边戍不谅不乃惭愤层巘澄夐慈教凑集倒衣调辞吊幕帝宣肚腹肺石俸深纷拏附加刑夫人城府帑港商歌调恭己苟延冠族黑魄画地成图讲让精彊缉听攫金苛忮口授睽疑郎曹劳酒灵变面无人色名场耐面排行偏憎披沙剖璞魄魄迁跸潜骸窜影齐班全乎趣兴沙汏生化兽镮霜秋树榾栋素旄傥恍缊奥文石无忌鲜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