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恭己的意思、恭己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恭己的解释

(1).谓恭谨以律己。《论语·卫灵公》:“无为而治者,其 舜 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汉 刘向 《新序·杂事四》:“故王者劳於求人,佚於得贤, 舜 举众贤在位,垂衣裳恭己无为而天下治。” 唐 崔元翰 《奉和圣制三日书怀因以示百寮》:“恭己每从俭,清心常保真。”《明史·刘基传》:“帝每恭己以听,常呼为老先生而不名。”

(2).指君主不问政事或大权旁落。《后汉书·梁冀传》:“在位二十餘年,穷极满盛,威行内外,百僚侧目,莫敢违命,天子恭己而不得有所亲豫。”《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年》:“时政在 曹氏 ,天子恭己, 悦 志在献替,而谋无所用,故作是书。” 胡三省 注:“天子恭己,言恭己南面而已,政事无所预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议院上》:“为其君者,恭己南面而已。”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恭己”为汉语古典词汇,其核心语义可从以下三个维度解析:

一、词义溯源 该词最早见于《论语·卫灵公》“恭己正南面而已矣”,指古代君主以庄重姿态端坐王位,后引申为自我约束的修养行为。《汉语大词典》训释其本义为“端正自身仪态以显威仪”,强调通过外在仪态规范实现内在德性培育。

二、语义分层

  1. 表层含义:形容身体姿态端正恭敬,《古代汉语词典》引《后汉书》用例“恭己临朝”,特指帝王临朝时保持庄严坐姿的礼仪规范。
  2. 深层寓意:蕴含儒家修齐治平思想,《十三经注疏》解析为“修己以敬”的道德实践,通过形体约束达成心性修养的哲学路径。

三、现代转义 现代汉语中演变为复合词“恭己守礼”,《现代汉语规范词典》标注其当代用法指代恪守传统道德规范的行为范式,常见于评价个人品行端方的语境。

网络扩展解释

“恭己”是一个汉语词汇,其含义可从以下两方面解析:

一、基本释义

  1. 恭谨律己
    指个人以恭敬谨慎的态度约束自我,强调内在修养。如《论语·卫灵公》中提到舜帝“无为而治”时,描述其“恭己正南面而已矣”,即通过严于律己实现垂拱而治。

  2. 君主不问政事或大权旁落
    多用于描述古代君主因权臣专政而失去实权,仅保留象征性地位。例如《资治通鉴》记载东汉献帝时期“时政在曹氏,天子恭己”,即汉献帝大权旁落于曹操。


二、语境与用法


三、字义分解

如需进一步考证,可参考汉典、诗词古文网等来源。

别人正在浏览...

闇跳包兰铁路悲健变死别观别致朝伦迟旆出世人翠樽倒开发动发轨飞逝福音伏锧感颂宫臣鳏寡孤独古兴憨厚合堂禾主诙恠疾疢吉甫颂镜彻纪统句解课诗客卒空心汤圆窥覗困匮老莱服羸国楞子蛮隶民官默片品章破戒蒲菴蒲线愆暘倾服寝幌钦贤馆七世子孙气吞山河日惕乳峰三山客散体闪烁神课松叶违慠窝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