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苛刻忌妒。《管子·形势解》:“主者,人之所仰而生也。能宽裕纯厚而不苛忮,则人民附。”
“苛忮”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为kē zhì,由“苛”与“忮”组合而成,具体含义如下:
“苛忮”整体形容待人苛刻且心怀嫉妒,常用于描述性格或行为上的双重负面特质。例如:
《管子·形势解》:“能宽裕纯厚而不苛忮,则人民附。”
(若统治者宽厚而不苛刻忌妒,百姓便会归附。)
“苛忮”强调严厉与嫉妒的结合,既有外在行为的苛刻,又有内在心理的失衡。需注意的是,该词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低,更常见于文献或特定修辞场景中。
苛忮是一个汉字词组,由“苛”和“忮”两个字组成。
苛的部首是艹,忮的部首是心。苛的笔画数为8,忮的笔画数为7。
《庄子·外篇·马蹄》中有一句话:“苛忮不能为道。”在这句话中,苛忮表达了对外界事物过于严苛、挑剔的意思。
繁体字中“苛”没有变化,而“忮”写作“忳”。
在古代,苛忮的字形稍有不同。苛的古字形为“軻”,忮的古字形为“沚”。这种古代写法是在小篆和隶书时期使用的。
他对自己要求非常苛忮,从不容许自己有任何懈怠。
苛待、苛责、苛刻、忮忍、忮慢、忮忄。
苛求、挑剔、严格。
宽容、随和、宽松。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