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31-1095)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字存中。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博学多闻,对天文、地理、典制、律历、音乐、医药等均有研究。曾参与王安石变法。1075年出使辽国,力斥其夺地之谋。晚年隐居润州(今江苏镇江)梦溪园,总结古代科技方面的发明创造,写成《梦溪笔谈》。
关于“沈括”的详细解释如下:
沈括(1031年-1095年),字存中,北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出身官宦世家。父亲沈周曾任地方官,母亲许氏出身书香门第,通晓文墨,对其教育影响深远。他早年因父荫入仕,后中进士,历任司天监、翰林学士等职,并参与王安石变法。
“沈括”一词在特定语境中可比喻多领域精通的卓越人才,但更常见的是作为历史人物专称。
注:不同文献对其生卒年记载略有差异(如1031-1095或约1033-1097),此处采用主流权威记载。若需完整生平,可参考《梦溪笔谈》及相关史书。
《沈括》是一个人名,也是一个汉字。作为人名,沈括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科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作为汉字,沈括的意思是指一个姓氏。
沈括的拆分部首是水(氵)和木(木),其中水部表示字的属于或象征与水相关的意思,木部表示字的属于或象征与木材相关的意思。沈括的总笔画数为12画。
沈括这个姓氏起源于中国,多见于江苏、浙江等省份。据史书记载,沈括一族的祖先是春秋时期的沈仲儿,他是吴国的重要官员之一。
沈括的繁体写法为瀋闊。
古时候沈括的汉字写法为審闊。
1. 沈括是北宋时期最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2. 沈括的著作《梦溪笔谈》影响深远。
沈括没有特定的组词,因为它是一个人名。但可以将沈括作为姓氏来构成其他词语,例如沈括家族、沈括后裔等。
由于沈括是一个人名,没有具体的近义词。
由于沈括是一个人名,没有具体的反义词。
【别人正在浏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