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沙工具箱
现在位置:月沙工具箱 > 学习工具 > 汉语词典

谶书的意思、谶书的详细解释

关键字:

谶书的解释

记载谶语的书。 汉 王充 《论衡·实知》:“ 孔子 将死,遗讖书曰:‘不知何一男子,自谓 秦始皇 ,上我之堂,踞我之牀,颠倒我衣裳,至 沙邱 而亡。’”《新唐书·张亮传》:“我兄子 大品 言,有神告公名在讖书。” 沉砺 《悲秋》诗:“讖书交口称 新莽 ,秽史何心誚 魏收 。”

词语分解

专业解析

谶书是中国古代一种结合预言与占验的特殊文献形式,字义上“谶”指隐语或预言,具有神秘色彩。据《汉语大词典》(罗竹风主编,1986)解释,谶书是“以图谶符命占验吉凶的书册”,其内容多依托天文星象、阴阳五行推断未来。汉代谶纬之学盛行时,谶书常被用作政治工具,如《河图》《洛书》等典籍被附会为帝王受命之兆(《中国古代文化史》,阴法鲁,2015)。

从文献形式看,谶书多采用韵文、图符结合的表达方式,例如敦煌遗书中的《推背图》残卷即包含六十幅卦象配谶诗(《中国方术大辞典》,李零,1993)。这类文献在东汉被官方纳入经学体系,至隋唐时期因涉及政权合法性争议而屡遭禁毁,如《隋书·经籍志》记载隋炀帝曾大规模焚毁谶书。

现代学术界认为,谶书记载虽包含大量迷信成分,但作为研究古代政治文化、社会心理的一手材料,具有特殊历史价值。葛兆光在《中国思想史》(1998)中指出,谶书反映了古人“天人感应”的宇宙观,其预言机制实为“将现实政治诉求投射于神秘符号系统”的文化现象。

网络扩展解释

谶书是中国古代用于预言未来事件的神秘文献,其核心特点是通过隐晦的象征性语言或符号预测吉凶祸福。以下是综合多来源的详细解释:

一、基本定义

谶书记载谶语(预言性隐语),是方士、巫师或政治集团结合天文、地理、历史知识编撰的占验书。其名称源于“谶”(chèn),意为应验的预言,如《后汉书》记载的“亡秦者胡也”即典型谶语。

二、历史功能

  1. 政治工具
    谶书常被用于政权合法性建构,例如东汉光武帝刘秀借助《赤伏符》谶语“刘秀发兵捕不道”起兵称帝。曹魏时期《玄石图》预言“大讨曹”,暗示司马氏代魏的合理性。

  2. 社会预测
    通过自然现象附会预言,如《资治通鉴》记载张柳谷口泥石流后出现“宝石负图”,被解读为朝代更替征兆。

三、内容特征

四、发展脉络

五、与谶纬的关系

谶书属于谶纬体系中的预言部分,而纬书是对儒家经典的附会解释,二者共同构成汉代官方神学体系。

注:如需具体谶书案例或更深入的历史背景,可参考《论衡》《后汉书》等古籍记载。

别人正在浏览...

宝磬坝趾边埃产羊传教旛炊骨吹喣瓷窑大吵大闹道德原则刀山定身法定远断碑妒嗔恶风耳针风鲠俸禄讽讬焚尪贡船贵不期骄诲约获麟台剑合交通工具截割京雒尘锦缆梨园榜蠃虫冒橛楣机眉结梅子纽绊盘店朴洁然荻读书忍俊不住三番子桑苎社会教育声威大震食褐市事书不尽意摅诚蒴轴素丞相碎蚁炭檛挑三拨四廷见团伙文章钜公显媚小肠疝气